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1篇
  免费   672篇
  国内免费   1021篇
测绘学   1176篇
大气科学   1271篇
地球物理   745篇
地质学   1308篇
海洋学   483篇
天文学   690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90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We use high resoluti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to study the dispersive mixing in two-phase, immiscible, porous media flow that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nonlinearities in the flow equations with geologic heterogeneity. Our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distinct dispersive regimes occur depending on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nonlinearity and heterogeneity. In particular, for a given degree of multiscale heterogeneity, controlled by the Hurst exponent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underlying stochastic model for the heterogeneity, linear and nonlinear flows a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in their degree of dispersion, if the heterogeneity is strong enough. As the heterogeneity weakens, the dispersion rates cross over from those of linear heterogeneous flows to those typical of nonlinear homogeneous flows.  相似文献   
112.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总结了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的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防止和减轻中尺度暴雨灾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小松  李宏波 《气象》2003,29(12):34-37
利用地面资料和雷达回波,分析了2002年9月8日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情况,得出低纬高原飑天气出现时天气和要素变化为:雷暴最先出现,随后湿度急升,气温直线下降。在这突变过程中出现大风、大雨和冰雹,气压出现跳跃。飑线水平尺度长不到100km,宽仅10km,生消史两个小时左右。其雷达回波有前期征兆,发生演变过程,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14.
李浩  王越  廖仿玉 《气象科学》2003,23(3):339-345
用相关分析法从红外云图上提取云团平均尺度这一特征量,考察了云团平均尺度与合地面观测资料所估算的云厚以及实测局地降雨之关系。初步分析表明,所得的云团平均尺度具有明显的天气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垂线偏差时间变化的精度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利用Vening-Meinesz微分公式计算垂线偏差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精度进行了初步估计。通过对地形改正项的影响、代表误差的影响、远区域重力异常的影响等3种主要误差的分析和实际估计,论证了它们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影响不超过0.01″,比铅垂线的时间变化0.1″要高一个量级。因此认为重力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6.
山东省龙卷风发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藤田-皮尔森强度分类法对1950年~2000年山东省出现的351次龙卷风进行分类,其中F0级61次,F1级256次,F2级34次。山东半岛、鲁中、鲁南出现次数较多,鲁西北较少。1950~1972年发生次数明显高于1973~2000年。龙卷风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发生较多。龙卷风主要发生于午后至傍晚,多数龙卷风仅能维持几分到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117.
对2003年2月10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寒潮降温降雨(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高空槽、横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地面冷锋以及地面暖低压倒槽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这次寒潮降温降雨(雪)天气是在高空500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巴尔喀什湖至准噶尔盆地的横槽转竖,冷空气从西北路径东移南下,中低层冷槽与暖式切变线接合以及地面冷锋切入暖低压倒槽等天气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并归纳出此类天气预报的指示系统,对于做好寒潮天气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地表非均匀性对区域平均水分通量参数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次网格尺度地表非均匀性对于网格区平均通量具有重要影响。若将网格区视为均一地表 ,并不能真实描述地 气通量交换过程 ,且可造成很大误差。文中从理论上证明 ,区域平均水分通量的变化率可分解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区域水分通量的算术平均变化率 ;第二部分为非均匀性所引起的水分通量变化率扰动 ,它与区域内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变差系数有关。数值试验表明 ,地表土壤水分的水平空间变差系数集中反映了区域内土壤水分分布的非均匀程度 ,不同土壤对同样的非均匀程度其敏感性是不同的。变差系数愈大 ,非均匀性愈强 ,在相同的土壤水分平均值下 ,不同土壤类型对地表非均匀程度的敏感性并不相同。例如沙土和粘土受非均匀性的影响就可相差数十倍。  相似文献   
119.
为了适应实时GIS的变比例尺显示与网络GIS的快速矢量数据传输,提出了数字地图的在线综合概念,讨论了对线目标的在线简化算法。提出的两个在线简化算法都是对DP简化算法进行改造,使算法对时间的复杂度从θ(n)~θ(n2)的乘法运算改进为θ(1)~θ(n)的赋值运算,并讨论了减少算法所涉及的空间复杂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0.
西安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9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法分析了西安市近50年月平均气温距平和月降水量距平变化的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发现西安市气候变化除1年的自然周期变化和20-40年尺度范围的周期变化信号在全时间域中都强小,其它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中分布很不均匀,具有很强的局部化特征,西安市月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机振荡,无特征尺度,而月降水量距平变化则有显著的4~5月的时间尺度,西安市气候变化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