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682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894篇
地球物理   517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64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27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城市设计暴雨频率曲线线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光炎 《水文》2002,22(1):20-22,26
城市排水规划需有一定设计标准的暴雨值,这类设计暴雨的特点是历时短、设计标准不高和统计分布呈反S形。提出了用两端有限对数正态分布和广义指数分布作为频率曲线线型进行计算,可避免用Γ分布适线欠佳的缺点。通过实例,发现采用这两类分布,计算简便,能获得适线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2.
日本在沙尘暴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日本在沙尘暴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了他们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日本专家学者认为,发生于中国西北沙漠、黄土高原的沙尘通过高空西风气流远距离输送是造成日本黄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3.
12号热带风暴“北冕“造成江西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对2002年12号热带风暴的北上路径及造成江西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北上路径与副高演变密切相关,江西境内暴雨与热带低压切变、弱冷空气、高层辐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4.
东亚夏季风环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陈月娟  周任君  简俊 《高原气象》2002,21(6):536-545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CAR海温资料 ,对ENSO循环不同阶段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各年夏季风环流的强度系数及其与多年平均夏季风环流的相似系数和差异系数 ,分析它们与海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 ,且与赤道东太平洋SST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其中又以与三个月前的海温变化关系最好。在春季 (3~4月 )Nino 1+2区为冷、暖水时 ,当年夏季 (6~ 7月 )东亚季风区中 85 0hPa等压面上 >2m·s-1的经向风北伸纬度和东亚季风区的垂直经圈环流都有明显差异 ,在冷水期 >2m·s-1的经向风北伸纬度比暖水期高 ,季风环流圈的上升支北移 ,东亚夏季风环流较暖水期强。  相似文献   
955.
大尺度电离层行扰的GPS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日本境内的高空间分辨率的双频GPS台站资料,观测研究了发生于2000年7月中旬太阳强活动期间的一次大尺度电离层行扰. 结果表明:在7月15日11:00UT-1:00UT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中出现了大尺度电离层行扰. 在15:00UT之前,扰动周期为2h左右,在15:00UT以后,扰动周期为1h左右;总电子含量扰动幅度的变化范围约为1-2TECU;通过对15:00-17:00UT之间总电子含量扰动曲线同相位点的分析,发现这期间的电离层行扰的扰动速度约为600-700m/s,扰动波长在2200km左右,扰动传播的方向几乎沿着经线从高纬向低纬传播. 该行扰与此次强太阳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因其发生在7月15日的磁暴急始之前数小时,因此与磁暴本身没有因果关系,应与磁暴之前先期到达地球空间的高能质子流有关.  相似文献   
956.
1 INTRODUCTION There are 129 rivers in Taiwan. Most of them are short and steep with small drainage basins and rapid flows. Heavy rains and flood flows usually carry large amount of sediment. The specific peak discharge (peak discharge per unit drainage area) in Taiwan has the highest value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the specific peak discharge of Wu River in central Taiwan is 10.5 cms/km2, which is about 618 times that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 and 35 times that of Sinno River i…  相似文献   
957.
对 1999年 11月 1日山西大同—阳高 5 .7级地震前的流动地磁、日变形态出现的异常及其间不断增强的磁暴进行了分析 ,叙述了用这些异常进行预测预报的过程 ,得出以磁报震可用于短期预报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8.
应用非地转湿Q*,对2001年5月31日至6月2日发生在云南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是暴雨发生的有利区域;非地转湿Q矢量的垂直分布反映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云南的暴雨落区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  相似文献   
959.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施建勇  邹坚 《岩土力学》2002,23(3):309-315,320
为了寻找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便方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桩与桩周土间摩擦力分布规律的假设和简化,运用单位元法推导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和设计用曲线,同时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对一实际工程的实测成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理论计算的中级荷载下的沉降量值介于分层总和法与有限元法计算值之间,但文中方法比有限元计算法简单,比分层总和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960.
历史时期我国沙尘暴东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宋豫秦  张力小 《中国沙漠》2002,22(6):632-635
对历史时期我国沙尘暴发生的特点进行初步总结的结果显示:自汉代之后,沙尘暴发生的范围开始向东扩展,至元明清时期,其发生范围扩展到几乎整个华北地区.这一发展趋势虽与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密切相关,但农业经济开发活动向西北地区的转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