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682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894篇
地球物理   517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64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27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71.
中心节点的位置是影响多面函数拟合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聚类算法的思想,提出采用基于K—means聚类的方法选取中心点,使得构造的中心节点对数据范同内的数据得到更好的响应,从而提高拟合的精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2.
2001~2007年初夏孟加拉湾共发生了6次风暴过程,结合风暴活动期间曲靖地区的降水概况,应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物理量场对这6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及水汽、动力条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初夏孟湾风暴影响曲靖降水有3个较典型的环流类型,即与冷空气配合型、孟湾风暴云团北上引发强对流降水型以及孟湾风暴登陆减弱变性成南支东移影响型;孟湾风暴活动期间,90°E~120°E,15°N~30°N区域存在位置基本对应的东北-西南向强西南风速带、水汽通量大值带和强水汽通量辐合带,说明风暴的活动为云南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73.
Ice storms (major freezing rain events) periodically disturb forests in eastern North America. The damage may vary spatially, especially in complex terrain. This study uses satellite imagery to investigat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forest damage caused by ice storms that affected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Virginia during 1994. The results display a region-scale (southwest-to-northeast) gradient in damage that apparently corresponds to a gradient in the depth of ice that accumulated during the storms. Damage also varied topographically, particularly by aspect. Damage was most extensive on east-, southeast- and south-facing slopes; at middle elevations; and on slopes of moderate steepness.  相似文献   
974.
中国北方沙尘灾害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中国北方1951—2000年188个沙尘暴代表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和1983—2000年EROS数据中心NDVI数据,对我国北方沙尘灾害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①在影响沙尘暴发生、发展、演化的自然因子中,植被覆盖度、降水、大风日数和温度起关键作用,夏季植被覆盖度对来年春季沙尘暴发生频次影响较大,降水和温度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植被覆盖等与沙尘暴有关的地表参数的影响;②大风日数和温度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因子,植被覆盖度和降水是阻力因子。沙尘暴日数和持续时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动力因子与阻力因子的综合作用;③遏制沙尘灾害的治本办法,不在于治理沙尘暴本身,而在于消除产生土地退化、生态安全下降的社会原因,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5.
This work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ombined study on the beach morphology and the evolution at short- and medium-term of the littoral between Ceuta and Cabo Negro (Morocco). It is an interesting sector showing a great increase of human occupation and coastal structures. The monitoring program allow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each morphological behavior and the seasonal changes. The studied beaches presented reflective profiles recording little seasonality, with the most notable morphological changes being strictly related to storms. Surf Similarity and Surf Scaling parameters highlighted the existence of intermediate and reflective beach states, characterized by plunging breakers. Aerial photographs and a satellite image have been geo-referenced and elaborated with GIS tools to reconstruct the short- and medium-term evolution of the littoral and the sediment transport pathways. The littoral showed important erosion at short- and medium-term related to a negative sedimentary budget because of offshore transport. Sand accumulation was recorded close to the main ports, i.e., Marina Smir and Marina Kabila. These port structures constituted impermeable, fixed limits, which divided the studied area into littoral cells. Other free, transit limits were also observed.  相似文献   
976.
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传统区位理论早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从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考察产业集聚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与产业集群有关的企业网络、新产业区、区域创新系统等问题受到关注.至于新经济地理学,则是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运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来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及其动力进行模型化分析的.当前,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多角度转向也相应带来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多元化特点,因此,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应结合这一特定背景,以经济地理学(包括新经济地理学方法)为基础,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而形成并突出集群研究中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77.
我国沙尘暴特征及其与干旱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耀辉  张书余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1169-1176
阐述了我国沙尘暴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的最新事实特征,综述了我国沙尘暴与干旱关系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沙尘暴灾害的形成及其与干旱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78.
根据无人值守地震台供电的特点,采用太阳能供电方案。引入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出蓄电池容量和太阳能电池板选配方式,最后给出了一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79.
基于地磁水平分量序列的磁暴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波包分析技术提取了地磁水平分量序列的能量特征,用Fisher方法进行识别,研究了磁暴与非磁暴的识别率在不同时间长度t下的变化规律.当t=1h时,对磁暴与非磁暴的平均识别率达到83.8%;在确定为磁暴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磁暴按强度分为强磁暴(磁情指数K≥8)和非强磁暴(K≤7),平均识别率为72.9%.在对地磁水平分量进行连续实时监测的情况下,用这种方法可实现对磁暴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980.
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与中低产田遥感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宁夏银川平原的次生土壤盐渍化问题十分突出,形成了许多盐渍型中低产田,影响和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采用遥感解译方法提取了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的分类与分布的现状信息。在此基础上,依据中低产田的分类标准,将相关的耕地类型、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灌排水指标等因子转化成数字化专题图层,采用多源信息复合分类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主导因子判定”实现了GIS辅助下的中低产田分类,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壤盐渍化和中低产田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