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67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提出一种保持局域特征的多源海冰图像融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冰分类。本文提出的多源海冰图像融合方法包括保持空间局域融合和保持特征局域融合两方面。首先,通过学习得到投影矩阵和相似矩阵。投影矩阵将多源像素进行投影变换,得到保留像素空间局域特性的融合向量。相似矩阵度量像素特征间的相似性,通过拉普拉斯特征分解,得到保留像素特征局域相似性的融合向量。然后,将空间融合向量和特征融合向量进行像素综合,得到融合图像。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一种滑动集成分类方法进行融合图像像素分类。提出的分类方法利用滑动集成的特点,在分类时增强刻画了海冰局域特性。由于本文的保持局域融合框架不仅刻画了海冰在物理空间中的邻接关系,而且考虑不同海冰类型的特征关系,因此其在多源图像(多光谱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海冰分类任务中表现优异。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保持局域特征融合的多源海冰图像分类方法有效提升了海冰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42.
随着无线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室内定位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但仅采用无线定位方法,定位点跳动频繁,定位效果较差,难以获取连续位置的准确定位。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硬件平台也会影响具体定位方法的选择,通常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的组合以达到理想定位效果。本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边测量定位和步行者航位推算(PDR)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通过地图信息匹配纠正定位结果,得到连续稳定的定位结果;并集成室内地图可视化技术,研发了一套基于微信平台的三维室内定位系统,在实际工程场景中进行应用,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43.
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融合技术是卫星影像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可以将全色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特点与多光谱影像的高光谱分辨率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融合后的影像更利于后续解译。由于融合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获取影像的传感器特性不同,不同的卫星影像适合于不同的融合方法。针对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的特点,本文采用Gram-Schmidt融合法、FIHS变换方法、HPF方法、Pansharp方法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HPF方法所得融合结果在光谱特性保持方法性能最优,而Pansharp方法融合结果在信息量的保持以及清晰度方面效果更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44.
In this study, the multi-resolution Kalman filter (MKF) algorithm, which can handle multi-resolution problems with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as used to blend two emissivity products: the 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 (GLASS) (BBE) product and the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ASTER) narrowband emissivity (NBE) product. The ASTER NBE product was first converted into a BBE product. A new detrending method was used to transfer the BBEs into a process suitable for the MKF. The new detrending method was superior to the two existing methods. Finally, both the de-trended GLASS and ASTER BBE product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MKF framework to obtain the optimal estimation at each scale. Field measurements collected in North America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integrated BBEs. Visually, the fusion map showed good continui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border area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fusion ma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maps. The valid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KF improved the BBE product accuracy at the coarse scale. In addition, the MKF was capable of recovering missing pixels at a finer scale.  相似文献   
45.
TRMM星载测雨雷达和地基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的三维融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RMM卫星上的测雨雷达(TRMMPR)探测资料分布均匀且具有很高的垂直分辨率,但灵敏度较低;地基雷达(GR)水平分辨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垂直分辨率低。通过将TRMM PR与GR反射率因子数据的三维数据融合,得到了更优的反射率因子图像。测雨雷达与地基雷达三维数据融合主要分为以下几步:测雨雷达与地基雷达数据预处理——如去杂波、衰减校正;测雨雷达与地基雷达时空匹配;选取和应用合适的三维图像融合算法;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效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不仅增大了信息量,更好地检测弱降水,还提高了空间三维(3D)分辨率,能更好地反映降水区域细节,且使得数据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将基于雷达资料估测的降水数据与地面雨量计数据进行对比,估计反射率因子数据融合在降水测量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国家级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系统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曹勇  刘凑华  宗志平  谌芸  代刊  陈涛  杨寅 《气象》2016,42(12):1476-1482
利用主客观融合降水反演、降水统计降尺度、降水时间拆分等技术构建了国家级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系统。该系统结构合理,模块功能明确,于2014年6月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业务使用,生成0~168 h时效,10 km分辨率,逐3 h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通过对2015年第13号热带气旋苏迪罗的格点化降水预报个例检验,结果显示,相比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确定性模式预报和预报员主观预报,该产品能更好地体现台风降水的时空精细化分布特点,对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的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表现更准确细致。通过对2015年4—9月的格点化产品整体效果检验,结果显示,相比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确定性模式预报和由反距离客观分析后的预报员主观预报,该产品既能保持和预报员主观预报相同的准确率,同时也能较明显地提高降水预报的时空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47.
A sufficient number of satellite acquisitions in a growing season are essential for deriving agronomic indicators, such as green leaf area index (GLAI), to be assimilated into crop models for crop productivity estimation. However, for most high resolution orbital optical satellites,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obtain images frequently due to their long revisit cycles and unfavorable weather conditions. Data fusion algorithms, such a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 (STARFM) and the Enhanced STARFM (ESTARFM), have been developed to generate synthetic data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approach of assimilating GLAI into the Simple Algorithm for Yield Estimation model (SAFY) for winter wheat biomass estimation. GLAI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two-band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2) derived from data acquired by the Operational Land Imager (OLI) onboard the Landsat-8 and a fusion dataset generated by blending th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and the OLI data using the STARFM and ESTARFM models. The fusion dataset had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of the MODIS data an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OLI data. Key parameters of the SAFY model were optimised through assimilation of the estimated GLAI into the crop model using the 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 (SCE-UA) algorithm. A good agreement was achieved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field measured biomass by assimilating the GLAI derived from the OLI data (GLAIL) alone (R2 = 0.77 and RMSE = 231 g m−2). Assimilation of GLAI derived from the fusion dataset (GLAIF) resulted in a R2 of 0.71 and RMSE of 193 g m−2 while assimilating the combination of GLAIL and GLAIF led to further improvements (R2 = 0.76 and RMSE = 176 g m−2).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fusion algorithms to improve crop growth monitoring and crop productivity estimation when the number of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cquisitions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48.
朱红  宋伟东  谭海  王竞雪 《测绘学报》2016,45(9):1081-1088
鉴于现有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难以突显重建影像细节信息的问题,提出多尺度细节增强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框架。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滤波方法将序列影像分解成包含大尺度边缘的平滑信息和包含中小型尺度的细节信息;其次,利用插值方法得到相应的高分辨率细节信息和平滑信息,构造纹理细节增强函数,提升中小型细节的增强幅度;最终,融合细节信息和平滑信息,得到初始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并利用局部优化模型进一步改善重建影像质量。选取同时相和多时相遥感影像作为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重建结果与插值方法、TV方法和MAP方法相比,在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重建影像的纹理细节。论文提出的多尺度细节增强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可以使重建影像提供更多高频细节信息,具有较好鲁棒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49.
阚希  张永宏  曹庭  王剑庚  田伟 《测绘学报》2016,45(10):1210-1221
青藏高原积雪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针对已有积雪遥感判识方法中普遍采用的可见光与红外光谱数据易受复杂地形与高海拔影响,导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判识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遥感与地理信息数据特征级融合的积雪遥感判识方法:以风云三号卫星可见光与红外多光谱遥感资料与多要素地理信息作为数据源,由地面实测雪深数据与现有积雪产品交叉筛选出样本标签,构建并训练基于层叠去噪自编码器(SDAE)的特征融合与分类网络,从而有效辨识青藏高原遥感图像中的云、积雪以及无雪地表。经地面实测雪深数据验证,该方法分类精度显著高于使用相同数据源的FY-3A/MULSS积雪产品,略高于国际主流积雪产品MOD10A1与MYD10A1,并且年均云覆盖率最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云层对积雪判识的干扰,提升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50.
遥感数据融合的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培  沈焕锋 《遥感学报》2016,20(5):1050-1061
数据融合是提升遥感影像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一直是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遥感数据融合的进展与前瞻:首先对数据融合的层次与分类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将遥感数据融合划分为同质遥感数据融合、异质遥感数据融合、遥感—站点数据融合、遥感—非观测数据融合4大类;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时—空—谱光学遥感数据的融合,从多视超分辨率融合、多尺度融合、空—谱融合、时—空融合、时—空—谱一体化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总结了遥感数据融合的前瞻研究方向,包括时—空—谱一体化融合的拓展、空天地观测数据的跨尺度融合、传感网环境下的在线融合、面向应用的融合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