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326篇
地球物理   466篇
地质学   716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51.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是热带太平洋海气作用最强的年际信号,其变化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对东亚季风具有重要影响。2000年后中部型El Niño频繁发生,掀起了ENSO多样性研究热潮;El Niño的复杂性也对ENSO理论研究和预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理解并深入研究ENSO物理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两类ENSO的最新认识;特别对副热带太平洋通过海气界面“大气桥”和太平洋副热带-热带经向环流圈的内部经向翻转环流这一“海洋通道”与热带太平洋建立联系的相关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2.
东营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断落凹陷区,发育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凹陷内岩盐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四段中下部,通过对沉积盆地演化阶段、岩盐赋存层位及蒸发岩系序列结构的分析,指出岩盐是在陆相环境中沉积的,属海源陆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53.
Over the Southern Ocean the dominant modes of the atmospheric field are known as the Southern Annular Mode (SAM) or Antarctic Oscillation, and the Pacific South American (PSA) patter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ea surface wind (SSW)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 revealed two leading modes of SAM-like and PSA patterns. In the high latitudes, the SAM-like pattern of the SSW had a large amplitude over the Bellingshausen Basin and Australian-Antarctic Basin, with opposite phase between the two basins. On the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 large-scale sea surface height (SSH) also had notable variability, showing a basin-scale anti-phase mode over the two basins. To explain the response of oceanic variations to these atmospheric modes,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minant modes of wind stress and large-scale SSH on the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 The SAM-like pattern of wind stres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SH variation over the two basins. The SSH basin mode was most simply explained by a simple barotropic response to the SAM-like mode of wind stress, with the curl of opposite phase between the two basins. We conclude that the zonal asymmetry of the wind field of the SA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riving the antiphase SSH basin modes.  相似文献   
954.
基于GPS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GPS测姿原理,利用双天线GPS接收机直接测量车身侧偏角等汽车状态参数,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融合GPS与INS测量数据。运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汽车稳定性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在变换车道等各种工况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55.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总结几位专家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体会,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本质、现有基础、总体架构、应用模式、平台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需要信息化测绘、指引地理信息产业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6.
根据山地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工具,在获取、分析三峡库区综合环境指标的基础上,以巫山县为例,建立了巫山县空间环境数据库,并提出了巫山县县城修建性选址模型。此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其他三峡库区城市迁建综合环境研究提供合理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957.
东亚夏季气候主要模态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增臻 《海洋学报》1999,21(6):26-39
主要研究了东亚(中国和日本)夏季气候(降水和气温)主要模态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大尺度年际变化间有很强的耦合:大范围多(少)雨对应大范围低(高)温。奇异值分解的第一个模态的长期变化主要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逐年增加(变湿)的趋势而气温逐年降低(变冷)的趋势。在70年代中期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气温耦合变化的准两年分量明显增强。研究表明,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异常十分相似,即主要是两个遥相关型:太平洋-日本(PJ)型和欧亚型遥相关型。与夏季东亚梅雨异常相联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气温异常是中高纬度干冷空气和低纬度暖湿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和相关的对流活动的年际变化通过PJ型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产生十分显着的影响。西太平洋对流活动与北半球大气环流遥相关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季节性。PJ型不仅是夏季西太平洋对流活动与北半球夏季热带外地区500hPa高度场年际变化耦合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模态,而且也是两者各自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模态。1984年夏季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主振荡型分析表明存在着能量从热带西太平洋向东亚北部的PJ型的振荡传播。低纬度的影响可传播到70°N,同时也存在能量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传播.即从极地传播到70°N。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影响在70°N附近汇合。  相似文献   
958.
危岩体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失稳模式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作用过程中地震加速度通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利用拟静力法对危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考虑地震过程中地震加速度的变化,对山西太原天龙山危岩体加固工程中的同一危岩体分别以滑塌式和倾倒式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发现地震作用过程中危岩体可能在两种破坏失稳模式之间相互转化。将此问题扩展至一般情况进行计算并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地震力对危岩体破坏作用的贡献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地震作用力对危岩的倾覆力矩贡献相对较大;进行稳定性评价时应考虑地震作用过程,以安全系数最先达到1.0的破坏模式作为危岩体的可能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对危岩体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对加固设计进行多种工况下的校核,保证其在地震作用过程中不同危险状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9.
搜集河北省及邻区2010—2019年20期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和绝对重力观测数据,利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获取河北省及邻区范围内(110°E~120°E,36°N~42°N)不同尺度、不同场源深度下的分解结果,并结合该时间段内M≥4.0震例进行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当半年时间尺度与一年时间尺度下的1阶、2阶固有模态函数结果出现正-负重力高值差异或四象限异常变化时,在异常变化中心200km范围内存在2年内发生M4.0以上中强地震的可能。该结论可为河北省及邻区后续震情分析和研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国际泥沙研究》2023,38(2):216-227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multi-temporal correlations between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we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using the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method (CEEMDAN) and cointegration theory. Subsequently, multi-temporal model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with structural breaks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points. (1)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relations differed at multi-time scales. Multi-temporal cointegration could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at micro scales. (2) A comparison of the original model, composite model 1, and composite model 2 revealed that the multi-temporal cointegration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model. (3) The variable structure cointegration model of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relation had the highest simulation accuracy, and the smallest average relative error for the simulated runoff was 7.82%. Composite model 2 could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and short-term fluctuat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