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6篇
  免费   1464篇
  国内免费   1815篇
测绘学   1647篇
大气科学   1958篇
地球物理   3040篇
地质学   2912篇
海洋学   683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696篇
自然地理   37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基于灰色理论的地下水埋深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亮  陈刚  马峰 《地下水》2010,32(3):22-23,55
根据灰色理论预测的基本原理,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河北省沧州市东辛店乡地下水位埋深进行实例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分析灰色理论模型在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灰色GM(1,1)可以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进行短期预测,且预测精度高,计算简单;另外,通过预测结果和采取措施后的实际水位埋深的比较,可以清晰的看到所采取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2.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地下水》2010,32(2):104-106
介绍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和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以上海市为实例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运用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以及关联度检验3种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其模型拟合精度达97.25%。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上海市2003~2007年城市生活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灰色模型用于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符合其灰色特性,通用性好,并且所需数据少,计算量适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83.
四平山热泉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条件和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优越,具有非常好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环境,其深部存在新矿体的可能性较大。本文对照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钻探和物探工程的揭露情况对矿区深部可能存在的矿体位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矿区148线ZK927孔和ZK914孔之间,有断层通过的电、磁异常套合部位,深度300~500m处可能有新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984.
基于“S”规律的中国钢需求预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高芯蕊  王安建 《地球学报》2010,31(5):645-652
本文基于人均钢消费量与人均GDP“S”形规律, 对典型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钢消费量峰值年份进行截面分析, 并依据我国经济增长发展目标厘定高、参考及低三种方案, 解析中国未来钢需求, 结论是: 按高增长方案, 我国人均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5年到达, 届时人均钢消费量480~500千克, 消费总量6.7~7亿吨; 按参考方案, 我国人均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5-2016年到达, 届时人均钢消费量430~470千克, 消费总量为6~6.5亿吨; 按低增长方案, 我国人均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7-2018年到达, 届时人均钢消费量400~440千克, 消费总量为5.6~6.1亿吨。  相似文献   
985.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   总被引:40,自引:21,他引:19  
本文介绍了以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S”形规律、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变化倒“U”形规律和矿产资源需求波次递进规律等为核心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综合预测模型; 系统预测了2010-2030年全球及中国一次能源、粗钢、铜、铝需求趋势, 并与其他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论证了这一理论模型的先进性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6.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NNW向构造的识别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新友 《地质与勘探》2010,46(4):609-615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近年来由于危机矿山深部找矿项目取得重大找矿进展而引起各方关注。矿床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包括NNE向、近NE向和NNW向,但以往一直将NNE向作为控岩控矿构造。系统的地质调查及岩体对比发现,NNE向断裂为成矿前逆冲构造,控制区内的褶皱与石英斑岩的侵入,并在成矿期继续活动。NNW向构造控制了矿区内花岗斑岩(301#、304#)的侵入以及矽卡岩及其相关的钨钼矿、铅锌矿的成矿。铅锌矿体受NNW与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常呈"S"型、或两组断裂交汇处的不规则脉状。矿化以NNW向花岗斑岩为中心形成分带,矽卡岩型钨钼矿化分布于花岗斑岩体边部,铅锌矿体分布于外侧。NNW向控矿构造的认识揭示出黄沙坪矿床301#花岗斑岩体及其东南部深部地区将是重要的找矿方向;同时,301#-304#岩体构成的NW构造线两侧,具有进一步寻找小型铅锌矿体的条件,这些矿体主要位于NNE与N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987.
李旭芬 《地质与勘探》2010,46(3):392-399
三甲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的牟乳金矿带内岔河—三甲断裂的南端,其围岩主要为古老变质岩和昆嵛山花岗岩,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对矿床控矿构造空间形态、活动期次、力学性质以及围岩蚀变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三甲金矿主要受控于主断裂,其内不同期次的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位置;控矿断裂至少经历了三期应力改造,早期为压扭兼张扭性的右行剪切变形,中、晚期以张性裂隙为主-形成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后期为压扭性裂隙内部充填形成石英+碳酸盐+多金属硫化物。进而总结了矿体在断裂带中分布的规律性。深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三甲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具有垂向分带的特征,矿物组合逆向分带与地球化学原生晕所指示的深部成矿叠加相一致。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推断三甲金矿在-506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的存在,此次研究为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8.
烃气测量法在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区找矿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嘎金矿是一个大型金矿床,随着生产对探明储量的不断消耗,保有资源已近枯竭,在矿床深部及周边寻找新的隐伏矿体已刻不容缓。然而,由于该矿床形成后,其上覆盖了一层第三系的凝灰岩,以至于在地表使用常规的地球化学方法找矿效果很差。基于烃类气体具有挥发性强、运移距离远、能穿透深厚的盖层、反映深度大,并可在地表形成异常场等特点,我们将烃气测量技术应用于该地区的找矿预测。本文在分析该区烃类气体的背景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区烃类组分在空间上与已知矿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异常的分带序列,测区异常的展布特征和时空结构,并结合地质和构造特征,对区内的成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圈定了相关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89.
因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涉及的控矿因子较多,各度量指标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有些定性指标还具有模糊性特征,高精度和定量化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为了实现对研究程度较低的新矿区的成矿预测,并解决上述难题,本文试图将专家的主观判断与精确的数学运算巧妙地融合,将复杂问题及定性指标定量化,使评价过程和评判结果更具客观性,建立一种层次分析-多级模糊评价的成矿预测模型。以贵州大厂锑(金)矿田普晴矿区为例,选取地质、化探和遥感多元致矿信息,基于GIS平台,建立了层次分析-多级模糊评判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最终圈定出锑(金)矿远景区18个,其中Ⅰ、Ⅱ和III级远景区分别有4个、5个和9个。根据勘查验证,预测结果较为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990.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储层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发育有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体系和碎屑岩—碳酸盐混积沉积体系以及混积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等四种相类型。以沉积相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编制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各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对鲕滩和白云岩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嘉陵江组自西向东相带分异明显,其中在海侵体系域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在盆地东部和中部一带发育有台地浅滩相储层;在高位体系域时期以局限—蒸发台地相沉积为主,在盆地北部和东北部发育有晶粒白云岩储层,据此指出了盆地有利含油远景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