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827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98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地下管线探测的基本原理及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电磁直接探测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管线位置和深度、并给出探测结果可信度的向量交绘法。现场提供高可信度的结果;对管线探测仪器设备及应用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2.
133.
初夏亚洲季风区环流低频振荡与长江下游持续暴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主成份分析和非整数波功率谱分析研究了1991年初夏亚洲季风区逐日500 hPa环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成份分析得到的前5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与各个季风系统的活动有关,其时间系数存在显著的12—22天准周期振荡和28—31,43—65天的低频振荡周期,它们与长江下游暴雨形成有密切联系。当第一主成份从谷点上升且第二主成份稳定地增大(减小)时,长江下游出现持续暴雨。亚洲副热带海洋加热异常和海陆热力差异产生的不均匀加热分布激发的各种低频波及其相互作用导致向热带外能量频散的异常,是引起长江下游持续暴雨的  相似文献   
134.
本文深入研究了异方差分量模型的MINQE(U,I)准则的算法实现的可能性,所导出的约化算法具有压缩内存,提高运算速度等明显优点,因而具有实用意义。文中介绍了实现约化算法的计算机程序框图,并提供了数据例子。作者将方差分量估计的MINQE理论引入解析摄影测量平差实践,分别采用模拟数据和新滩滑坡监测数据研究了自检校光束法平差中随机模型的确定,结果表明,MINQE理论用于自检校的验后权估计是可行的。最后,作者就平差随机模型的扩展,以及MINQE理论的应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5.
对于精密重力网,如何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如何剔除相对重力仪过多的参数,是目前尚未解决好的两个问题。本文讨论了利用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利用几种假设检验选择附加参数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经过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6.
The daily variation of the H component at Pilar (31.7°S, 63–9°W) and Trelew (43.3°S, 65.3°W) in the South American continent indicates a great variability in amplitude from season to season and even from day to day. However, Pilar always remains equatorward of the southern Sq, focus. On the other hand, Trelew is in most cases slightly poleward of the Sq, focus; but the focus has large latitudinal excursions above and near Trelew. A cause of this variability could be the encroachment of polar ionospheric current systems into the low latitude ionospheric Sq, curr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37.
对张家界风景区进行1/25000遥感地质调查,解译出1031条线性构造,经野外验证可靠性达85%,新确认该区存在北北东向褶皱,提出了该区经历了两次以上的褶皱构造运动的新认识。认为北北东和北东东向构造是该区的基本构造骨架,设计了区域性印支期和张家界风景区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四种应力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所获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吻合。认为砂岩峰林地貌是泥盆纪石英砂岩处于宽缓向斜扬起端及后期背斜叠加使地层趋于水平的部位才利于砂岩峰柱的稳定形成,多次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高角度裂隙有利于峰林地貌的造型,挽近时期地壳抬升是峰林地貌形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探讨了应用多时相Landsat Mss图像进行森林动态监测的方法。研究了差值图像法、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法、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值法、多时相主分量分析法(垂直植被指数法)和分类比较法对提取森林动态变化信息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植被指数法都能较好地提取植被动态信息,可用于森林面积消长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9.
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嘉佑 《大气科学》1991,15(3):124-132
本文用主分量及转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夏季气温及降水量场(1951—1985年期间)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所提取的空间模式中发现气温的解释方差较降水的大,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从对应的时间分量分析发现气温与降水均具有2—3年的主要变化周期,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分析中以气温表现较为密切。 对气温和降水场时空特征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无论在持续性、周期性及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上,进入70年代后均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表明气温场的稳定性较降水为好。 气温场与降水场相互关系分析发现它们有显著的反相关,表现显著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华南及华北等。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