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29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671.
We consider the damping mechanisms for the radial oscillations of solar coronal loops in the approximation of a thin magnetic flux tube. We show that the free tube oscillations can have a high Q if the plasma density inside the magnetic flux tube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density outside. 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radial coronal-loop magnetic-field oscillations on the modulation of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from solar flares. In the case of a nonthermal gyrosynchrotron mechanism, the fluxes from optically thin and optically thick sources are modulated in antiphase. Based on our model, we diagnose the flare plasma. For the event of May 23, 1990, we estimate the spectral index for accelerated electrons, α≈4.4, and the magnetic-field strength in the region of energy release, B≈190 G.  相似文献   
672.
IntroductionEarthquake location is one of the inverse problems in seismology. The accurate earthquake source location is the basis of studies of earthquake images, the 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ismicity and tectonics, and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It is also the basic data used to study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after a strong earthquake. The earthquake location accuracy mainly depends on reliability of the velocity models for the earth(s crust, the reasonable desi…  相似文献   
673.
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宏观背景及理论基础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本文在系统分析全球干旱区生态重建与人地系统优化宏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和面临的生态重建机遇及挑战。认为生态威胁已上升为全球最大的安全威胁,生物多样性退化速度惊人,许多物种频频告急,诸多脆弱生态区域先后沦为生态灾难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跨国生态掠夺仍在继续,惊人的生态破坏加剧着生态贫困与经济贫困,生态重建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生态安全战略成为全球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社会生态学与地生态学理论作为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4.
长江中、下游特大暴雨洪水的成功预报和科学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菊英 《地学前缘》2001,8(1):113-121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七大江河流域旱涝频繁 ,旱涝灾害和由旱涝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率高达 5 0 % (5 /10 )。 195 1— 2 0 0 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 9个大水年 ,几率为 18% (9/5 0 ) ,90年代洪涝的频繁程度属 2 0世纪之最 ,1998年特大暴雨洪水的时空集中强度也属 2 0世纪之最。长江的大暴雨洪水在近 10a来很频繁 ,但从气候分布几率来看 ,它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对小概率事件的长期预报具有很大的难度 ,而且暴雨洪水的长期影响因子也错综复杂 ,这就给预报带来了艰巨性。通过对降水的各种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和多因子集成预报模型的研制 ,对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从时间、地区和量级三要素的长、中期预报都取得了成功 ,对其他 5个洪涝年也从趋势和分级两方面做出了成功的长期预报。文中重点剖析了预报取得成功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5.
“海棠”台风在弱环境场引导气流中,受台湾东南面生成的次生低压的吸引作用,产生了打转效应.台风形成的不对称结构影响其移向和降水分布,路径突转时极易产生短时强降水.食指状和“人”字形的外螺旋雨带、螺旋雨带最大回波强度区的移动与台风前进方向一致.在台风停滞打转期间台风上下层的正负速度中心极值有一个调整过程,螺旋雨带都很接近同心圆,是台风风力最大的时候.多普勒雷达提供的风廓线产品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垂直风场的连续变化,同时也给台风定位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76.
677.
OSMAR高频地波雷达福建示范系统径向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勇  邵浩  李炎  李立 《台湾海峡》2007,26(1):7-16
OSNAR高频地波雷达是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成果,其福建示范系统的两个远端站分别设置在福建省东山县和龙海市境内,2005年6月开始试运行.本文对2005年6、7月份试运行期间雷达远端站给出的遥感径向流数据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初步的海洋学验证.分析结果显示,雷达返回径向流速质量随观测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日夜差异,日间质量优于夜间.初步验证表明,经质量控制处理后所提取的径向流鸩分潮的振幅和相位的空间分布具有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的特征.雷达系统所返回的径向流数据在经过适当的质量控制处理后可以有效地反映覆盖海区表层海流及其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678.
珠江口海域环境及其综合治理问题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珠江口周边陆地与海域所面临的环境复合污染形势及来源,指出海域综合治理应以满足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综合治理,建立新的社会发展秩序、经济发展秩序和使用海环境秩序。提出系统地、定量地研究珠江口海区与外海沿岸流以及与陆地径流的水动力、物质与生物流的相互关系与活动规律,认识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特性与受损害受干扰特征,认识大气系统对海域的作用过程与诱发生态失衡的规律,是建立新秩序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79.
径向基函数方法在南泥湾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利用奇特开发井网数据拟合地质曲面拟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选用多二次曲面函数进行插值计算.该方法具有数学算法简单、计算灵活、易于实现及结果比较准确等诸多优点,适合用于散乱数据的插值.通过实例的分析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在建立散乱数据点地质曲面时具有良好的逼近效果,可以反映比较真实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680.
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研究是工程地质学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领域。作者指出,工程地质学应当夯实学科基础,吸取相关学科理论,重塑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出精品工程,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