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针对高速铁路CPI控制网,对北斗/GPS系统的单独与联合基线解算模型进行研究,开发北斗/GPS基线处理软件,并应用于高铁控制网建设。对川藏铁路成都-雅安段CPI控制网测试的结果表明:北斗基线解算精度X,Z方向优于1mm,Y方向优于2mm;北斗重复基线较差、同步环和异步环闭合差的合格率与GPS相当;北斗无约束平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3.1ppm,精度与GPS基本一致;北斗CPI控制网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可用于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相似文献   
552.
高烈度地震对铁路桥梁安全造成巨大隐患,且次生灾害将引起较大经济损失。该大跨连续梁桥所处地震带正进入活跃期,未来有发生较大规模强烈地震的可能,但桥梁自身不具备高烈度抗震能力,需利用粘滞阻尼器对其进行减震处理。采用斜向设置阻尼器并配合双曲面球型支座,来控制可能发生的纵向和横向地震。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阻尼器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及减震效果讨论,进而确定其最优设置方案。选取相关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加设阻尼器前后易损部位的地震响应,确定其在高烈度地震荷载激励下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作用下,使得各墩协同受力,大大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同时能很好弥补减隔震支座不能很好的控制上部结构位移的缺点,同时能降低罕遇地震力对桥墩的冲击损伤。因此,在高烈度区大跨度桥梁中更有必要设置阻尼器来抗震。  相似文献   
553.
2020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简称"《公规》")。本文比较了现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以下简称"《铁规》")与《公规》的抗震设计相关内容,并分别采用两本规范对25m墩高(D类)、35m墩高(C类)和40m墩高(B类)简支梁进行抗震设计,比较二者地震力和配筋设计结果差异。结果表明:《公规》和《铁规》的抗震设计框架和内容基本一致,在具体规定上如E2或罕遇地震设计最大加速度响应值以及桥墩强度和延性验算方法等方面不同;D类桥梁《铁规》地震力明显大于《公规》,C类和B类桥梁《铁规》和《公规》地震力相当;地震力相同时,《铁规》配筋率计算值大于《公规》,因《铁规》配筋设计基于容许应力法,而《公规》基于极限状态法。  相似文献   
554.
高铁路基动应力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武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典型断面现场动测为工程背景,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了相邻2个转向架荷载下的无砟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差分模型,采用激振力函数模拟列车的动荷载作用.将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用该模型分析了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应力特性.实测和模拟结果表明:基床表层顶面轨下位置动应力响应比中线处大;动应力响应在基床表层范围内最为强烈且衰减较快;列车荷载速度对动应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55.
水准测量传递高程适合在地势平坦的地区,但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会受到制约。用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来代替二等水准测量,通过同时对向观测方法,消除或减弱大气折光、仪器高量取误差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在武咸铁路勘测应用中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6.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精密测量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东卫 《测绘科学》2013,38(1):118-12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建设需要布设高精度的轨道控制网(CPIII),要求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优于1mm,同精度复测较差优于3mm。本文针对轨道控制网测量工程的特点,提出一种适合轨道控制网精密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采用国内某客专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轨道控制网的平差精度、可靠性和计算效能。  相似文献   
557.
胡静  金晓斌  丁宁  周寅康 《测绘科学》2013,38(1):166-167
本文根据复垦利用流程及复垦业务功能需求,结合组件式GIS集成开发技术,基于VS2008与Arc En-gine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高速铁路大临设施用地复垦利用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复垦方向优化过程的自动分析、复垦利用参数的动态设定、复垦工程量及投资的自动计算,并在京沪高铁江阴制梁场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8.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3):218-233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cartometric techniques to reveal cartographic design considerations operative in Frank H. Galbraith’s 1897 railway mail service training maps. Galbraith’s maps make extensive use of humorous cartouches intended to serve as mnemonic devices for learning railway mail service routes. Poisson and quadrat point patter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on all eight maps in the ser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imetic symbols are clustered along the railway mail routes or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mapped spaces to achieve better graphic balance. Evidence overwhelmingly indicates that the placement of the mnemonic symbols was primarily driven by design considerations. The study therefore prov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se cartometric techniques to deconstruct the map document to determine the cartographic design principles operative during the map's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559.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及加速建设。适用于铁路测量的各项新技术和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本文结合温州至福州、福州至厦门、南昌至九江等高铁精测网测量项目,论述了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法在高铁精密测量中的应用,介绍其作业方法及数据处理,并分析此方法所得数据的质量,为其今后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0.
An active application of a concrete track is expected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railroads. For successful concrete trac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earthwork areas, the residual settlement should be reasonably controlled by using an appropriate method. The maintenance for excessive settlement is very difficult on the operating line because the maintenance method is very restri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roduce pressurized rapid-hardening cement grouting (PRCG) method to restore a subsided concrete track without any adverse effects on train operation. This method involves the use of special types of materials (very quick hardening and middle-hardening mortar), compact grouting equipment, and a special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spite of the extremely restrictive environment, this method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very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through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