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480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1210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9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李佩成  刘燕 《地下水》2006,28(3):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成就;分析了日显突出的涉及地下水的灾害性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除害兴利而应当进行的11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强调了培养地下水领域高级人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2.
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土壤凝结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下水资源消耗主要源于表土蒸发.而土壤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又与表土蒸发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气象局院内,采用自制的笼屉式测渗仪进行土壤凝结水的观测试验研究,测量方法为称重法.并同步观测地表以上50cm处的空气温湿度以及地表和地表以下5cm、10cm、15cm、20cm、30cm、40cm、50cm处的土壤温度.通过试验,初步探明了该区土壤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的基本过程,以及土壤凝结水的转化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3.
陕西秦巴地区"十五"期间矿产勘查主要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6,24(1):93-100
陕西秦巴地区“十五”期间矿产勘查主要进展为:对陕西省主要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进行了统一划分,扬子地台北缘震旦系铅锌矿的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南秦岭志留系铅锌矿的勘查取得重大成果,金、铜、铀、钒等种矿有重要发现,提交了一批铅、锌、金、铜、钒、锑等资源量,地球化学普查圈出一批有找矿价值的异常,物探在有色金属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4.
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梯级开发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针对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河川流量、泥沙输移、水环境以及水生物等几个方面,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并探讨了今后重点研究的几个方面:①如何应用可持续理念指导水资源开发与调度;②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水沙变化影响的量化研究;③失衡生态系统的自适应和自恢复机理研究;④水体富营养化最小临界流速研究;⑤如何通过水库联合调度,解决河流水电开发造成的环境胁迫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5.
湿地水文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兴菊  许士国  张奇 《水文》2006,26(4):1-5,9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效益。水文是湿地中最重要的过程,是决定产生和维持湿地典型类型和湿地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湿地水文过程的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当前国内外湿地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湿地水文及其对湿地功能等的重要性,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湿地水文状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水流运动、水文模型与水文观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我国亟待加强的湿地水文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6.
地下水人工调蓄研究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宇红  崔广柏 《水文》2006,26(4):10-14
通过对国内外地下水调蓄有关资料分析,阐明了地下水库、地下调蓄和人工回灌补给理念之间差异及其关系;阐述了国外地下水人工调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回顾了国内地下水人工调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了地下水调蓄基本原理及其条件;结合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面临的危机,提出了急需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7.
上海市月降尘量与气象因子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上海市1993~2003年月降尘量和同期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说明、物理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降尘量的年、月际变化,表明:降尘量的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降尘量月际变化的高值出现在春、夏季月份,与北方燃煤量大的城市差别较大。同时更为详细地研究了降尘量和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向、风速频率和雨日数是影响降尘量的主要气象因子,而温度、湿度对降尘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并简要说明了影响机制,解释了年、月际变化。  相似文献   
178.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 也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5年来有较大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我国组织的23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 承担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气象业务建设和维持, 以及中-澳合作南极冰盖3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工作;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在极地天气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时空多样性、极地海冰变化和南极海冰涛动、极地近地面物理特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中山站臭氧变化特征及南极臭氧洞和大气化学、气候代用资料获取和古气候环境以及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极地大气科学正积极通过多学科交叉、走国际合作道路, 努力提高对极地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水平, 并积极探索极地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9.
回顾了“十五”期间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气侯学的进展。就遥感监测、西北干旱形成机制、西北地区年代际的气候变化、西北干旱新的强讯号、高原干旱气候生态作物适应性和西北干旱监测预测业务服务综合系统等方面所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和学术成就,作了系统的回顾;并对21世纪初干旱气侯学的主要科学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0.
2003年一次梅雨大暴雨成因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运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N5对2003年梅雨期一次大暴雨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在降雨模拟基本正确的基础上分析暴雨发生原因。结果表明:该次梅雨大暴雨属于切变类暴雨,对流层低层有能量锋区、高层有惯性不稳定活动,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的右前方。暴雨中心物理量要素的时间一高度演变显示: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深厚的上升运动,等相当位温线抬升,湿位涡及其正、斜压分量3者负值加大均有利于降雨加强;暴雨减弱阶段,这些要素一般向相反方向转变。该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具有明显的中尺度时、空特点,大暴雨的发生与高层惯性不稳定和低层对流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