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497篇
地球物理   623篇
地质学   883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83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3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81.
农区小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小城市规模小,潜力大,起步晚,速度快,困难多,标准氏等特点,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规划必须更加科学化,坚持城乡一体化和投资多元化的方向,阐明了农村地区小城市建设与规划必须坚持改革,发展和严格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2.
广东省逐年初台登陆时间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侠  戴景茹 《热带地理》1998,18(3):197-200
通过对广东省初始登陆时间资料的分析,发现其具周期变化的特点。根据循环阶段(周期)的划分,比较满意地解释了近3年广东省初始登陆时间明显偏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3.
塔里木盆地沉积剥蚀过程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左右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这在地质年代序列中表现为沉积与间断的互为消长的演化进程。对食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1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2个周期波至第4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第三纪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84.
刘国臣 《沉积学报》1998,16(4):14-20
沉积波动过程是地壳波状运动的具体表现,它是各种天文因素、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沉积波动过程的时空演化控制着地层层序的时空展布特点。在介绍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概念、技术思路、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沉积波动曲线在剖面上的预测功能及对沉积-剥蚀过程起止时间、不整合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震旦系至第四系各主要构造层的地层展布特征,并对其形成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试图将沉积波动特征的研究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地层格架-沉积波动特征连井对比图的概念和编制方法,该类图件能直观地反映多期不整合的存在及不整合间断的时间,并能直观地反映各层序的时空分布,而且能够解释地层格架的形成过程,进而进行成因分析,是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与层序地层学结合的一种具体、有益的偿试。  相似文献   
185.
乌鲁木齐河“960719”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大量实测洪水数据对乌鲁齐河“960719”洪水的来源,特点及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这场洪水的重现期,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6.
用准周期(PP)方法预测地震序列中早期强余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震序列的准周期性,提出了预测早期强余震发生时间的准周期方法及其定量预报指标,同时进行了回溯性预报检验,R值评分为0.45。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87.
地震时间序列的周期图分析方法和极大熵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北地震区的地震资料(1000~1977),对地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图分析和极大熵谱分析,提取了隐含在随机噪声中的隐含周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很接近,地震应变能√Ei;释放的隐含周期利用周期图分析提取的主要周期是30年、245年和305年,极大熵谱分析方法提取的主要周期是30年、240年和300年。这三个主要周期存在“倍30”的关系,240年和300年周期是30年周期的整数倍。30年周期反映了各活跃幕中的幕式活动规律,300年周期同各活跃期高潮时段之间的时间差的平均值相符,华北自1000年以来的四个活跃期高潮时段之间的时间差平均值是300年。  相似文献   
188.
Information concerning a total number of 13700 instrumentally recorded earthquakes is used to study the geographical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s seismicity. From these earthquakes, which form four complete samples of data (M 7.0, 1894–1992; M 6.5, 1930–1992; M 6.0, 1953–1992; M 5.5, 1966–1992), 11511 are shallow (h 60 km), 2085 are of intermediate focal depth (61 h 300 km) and 564 are deep focus earthquakes (301 h 720 km). The parameters a and b of the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ship were calculated in a grid of equally spaced points at 1° by using the data of earthquakes located inside circles centered at each point. The radius of the circles increased from 30 km with a step of 10 km until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earthquakes located inside the circle fulfil three criteria which concern the size of the sample used to compute these parameters at each point of the grid. The results are given in a qualitative way (epicenter maps) as well as in a quantitative way (mean return periods).  相似文献   
189.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现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浆被动侵位耐成,总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0.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