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41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886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410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4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藏高原近40年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104,自引:10,他引:104  
杜军 《地理学报》2001,56(6):682-690
利用西藏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0年高原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尤其是秋、冬季;高原上普遍存在气温非对称变化现象,以Tmax、Tmin显著上升,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增暖以冬季最为明显,气温日较差降夏季外均显著减小。在各纬度带上均表现为升温,春、秋季升温最大,冬季次之。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升温强。近40年来西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以0.26℃/10a的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气温的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多异常偏冷年,90年代多异常偏暖年。  相似文献   
142.
渭北黄土台塬全新世地层高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野外观测研究的基础上 ,对陕西扶风新店村全新世黄土剖面作了详细的地层划分。通过磁化率、粒度、TOC、全铁和碳酸盐含量测定分析 ,进一步揭示渭北黄土台塬全新世季风气候变化的规律。同时 ,阐明了“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有明显的波动变化 ,尤其是在 6 0 0 0— 5 0 0 0 a B.P.发生了一个干旱气候事件 ,形成黄土堆积 ,使得全新世古土壤分裂成为两层 ,表现为多周期土壤。从 3 10 0 a B.P.开始至今气候变得干旱 ,风尘堆积旺盛 ,形成了现代黄土和表土层  相似文献   
143.
INTRODUCTIONSeveMmethdsdPOtential analyslsfor medium-and short-termpredlctlon dl’l;lln shocks weredevelopedbaseduponthe pnnclpledInaccufatemeasurementoffOCfOCustheoryaMthepattemdmainshocks.These analytic method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strong earthop拙es In shallow layers on thesubducting plate boundeq In squeezed zones.More than a half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located inthe shallow depth tthe suMuctingplate boundw In s仰eezed zones.This paPerfirst Statesthe philoso…  相似文献   
144.
内江市近40年日照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谭友邦  谢利娟 《气象》1996,22(10):27-30
利用1960-1995年内江市各测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内江市近40年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发现区域平均日照以46.98小时/10年的倾向率减少,这种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冬、夏两季。同时还检测出内江市区域平均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突变,共后进入一个相对少日照对段。  相似文献   
145.
利用车贝雪夫多项式进行资料缺测插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一维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进行历史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各种缺测情况下资料的插补试验,在迭代计算过程中,还对理想初值的两种临界迭代次数选取方案和迭代终值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迭代终值计算精度较高,旱涝年则理想初值拟合结果更好一些;一年缺测插补精度高于连续多年缺测;双向插补计算结果优于单独使用顺序或逆序插补结果。  相似文献   
146.
Through extension of canonical correl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 fields (MEF), a concept from combination of canonical autocorrelation with canonical autoregression (CAR) is developed for short-term climatic prediction of MEFs with a formulated schem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cheme is of encouraging usefulness to a weak persistence MEF,i.e., rainfall field and, in particular, to a strong persistance one like a SST field.  相似文献   
147.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附落所形成的,它们可形成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我们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透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  相似文献   
148.
北极巴罗Elson湖过去45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Elson湖长60cmAB—67钻孔岩芯提供了过去450年连续的高分辨环境变化记录。综合分析210Pb测年、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化学元素和微体古生物化石等资料,一致反映出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存在如下3个阶段:1)大约1540~1740年,为低海面寒冷时期;2)1740~1827年,为气候转暖-海侵过渡时期;3)1827年至今,为继续海侵-气候波动变暖时期。其中1800年前后和1940年前后,气温较高。1921~1993年巴罗的气温记录说明,北极地区气温不仅有明显的10a和60a周期变化,而且年平均温度变幅极大,达4.5℃。显示极地气候变化特别强烈并不反映大幅度升温。近20年来的变暖趋势是1827年以来自然的气候波动变暖的继续。  相似文献   
149.
In terms of nine-layer global spectral model involving fuller parameterization of physical process,with arhomboidal truncation at wavenumber 15,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by virtue of two numerical schemes,one withlong-range mean coverage of Arctic ice,and the other with supercooled water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as the ice,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field simulated by the two schemes.Results show that(1)the impact of Arctic iceon the northern short-range climate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change in polar ice coverage to cause local temperaturechange in the polar region to set up gradient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from north to south,thus affecting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nd,on the other hand,two trains of two-dimensional Rossby waves excited by the atmospheric heatsource anomaly have impacts o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NH)extratropical region,one of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JPteleconnection pattern first presented by Nitta(1987);(2)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Arctic ice anomaly on the southernshort-range climate change is accomplished with the aid of the anomaly of the equatorial heat source that excites a two-dimensional Rossby wavetrain propagating along a great circle route into the Southern Hemisphere(SH)extratropics,and the cross-equatorial propagation of the NH wavetrain also has effects on the SH atmosphere.Simulation indicatesthat with the 15-day integration the Arctic ice exerts an influence mainly on the NH and when the model atmosphere isgetting stabilized,the effect is dominantly on the SH short-rang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50.
近百年来山地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6,他引:20  
王宁练  张祥松 《冰川冻土》1992,14(3):241-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