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174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362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Using analytic signal method, interpretation of pole-pole secondary electric potentials due to 2D conductive/resistive prisms is presented.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are the location, lateral extent or width and depth to top surface of the prism. Forward modelling is attempted by 2D-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proposed stabilised analytic signal algorithm (RES2AS) uses Tikhonov’s regularization scheme and FFT routines.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on three theoretical examples and field data from the campus of Roorkee University. The stability of RES2AS is also tested on synthetic error prone secondary pole-pole potential data.  相似文献   
32.
选取钦州市7月8个重旱、13个重涝年,从天气气候角度着重对其前期冬季(12~2月)500hPa环流形势、环流特征指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北太平洋海温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发现7月旱涝年前冬大型环流已出现较大的差异,其前一年12月的极涡强度、高原高度场,北太平洋赤道海温,以及前冬(12~2月)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前冬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多少,在旱涝年也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旱涝发生的前期强信号,并确定其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33.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分析了1900年以来长江3次巨洪的3个强信号:(1)太阳黑子活动,(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它们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分别称为日气作用、海气作用、地气作用,依据长江巨洪和3个强信号的基本事实,讨论了长江发生巨洪的统计规律,指出当3个强信号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如果再叠加其它信号,长江发生巨洪的量级更大,这对长江巨洪的超长期预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5.
Telemetric network observations of pulse-like geoelectric charge signals using a vertical dipole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were undertaken at various observation sites over a wide area in Japan from April 1996. From continuous records of the signals during the six months following that, we attempted to select anomalous signals, possibly related to seismic electric activity.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elimination of noise resulting from industrial and meteorological electric activity, comparison with other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in the VLF ban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ecursor period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eventual main shock that occurred in Japan. Four candidate precursor electric signals, which were not contaminated by industrial and meteorological electric activity, were then selected, of which the second appeared before the Akita-ken Nairiku-nanbu earthquake swarm, for which the maximum M = 5.9 occurred on 1996 August 11, and the third and fourth before the Chiba-ken Toho-oki earthquake, M = 6.6, on 1996 September 11. A tentative qualitative model explaining why the candidate precursory signal is related to stress building up before an earthquake is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electrification of gases released from fracturing rocks immediately prior to the main shock.  相似文献   
36.
多尺度分解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赵永  刘阳  周云好 《中国地震》2004,20(4):405-409
利用小波分析中的多尺度分解及信号消噪技术,对记录不清、信噪比小、震相无法辨认的地震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多尺度分解在弱震信号提取和弱震相的识别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图像杂散信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GMS 5原始数据、GMS 5展宽数据、FY-2A展宽数据和FY-2B展宽数据, 采用伪彩色增强和灰度直方图分析方法, 分别对这4种数据的红外、水汽、可见光通道图像进行了针对杂散光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杂散信号来源分析。分析表明这三颗静止气象卫星的图像中都存在一定的杂散信号。该文提出了解决杂散光问题主要依靠优化辐射计光路设计; 地面系统在实时处理、展宽图像时采取简单剔除处理, 可以减小或消除图像冷空间区域的杂散信号, 但是去掉地球圆盘图像内部的杂散信号将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38.
用GPS秒信号锁定高频振荡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时间频率学报》2004,27(2):94-102
对用远距离传输的GPS秒信号锁定本地高频晶体振荡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高精度的时间数字转换器TDC(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和对滤波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了降低成本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精度,还考虑了双D/A转换的方法。有关的硬件系统已经通过了调试和一系列的测试和实验,在测量和控制精度方面,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此外,提出了这个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双D/A转换的非线性问题,Kalman滤波抗野值及继续提高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