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9篇
  免费   2176篇
  国内免费   2885篇
测绘学   568篇
大气科学   1507篇
地球物理   2537篇
地质学   7086篇
海洋学   2175篇
天文学   5109篇
综合类   891篇
自然地理   203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905篇
  2012年   984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458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1275篇
  2005年   1133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834篇
  2002年   749篇
  2001年   667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501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5篇
  1954年   2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历史地震与滑坡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中强地震诱发滑坡或产生次生灾害的实例的研究,认为,地震作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加强中强地震史料的发掘和研究,进行地震诱发滑坡、古滑坡或古地震的考察,是历史地震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12.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28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所含^187Os是由^187Re衰变而来,故放射成因^187Os的积累是矿物年龄及铼含量的函数。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东秦岭钼矿带中几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床的Re-  相似文献   
913.
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分析了轴对称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从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位移理论解答,并给出了现有应力与位移理论解的适用条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出的位移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914.
针对叶县盐田的地质条件,上部无岩心钻进,采用大钻压、低转速、高泵压、大泵量喷射钻井的快速钻进技术;下部取心钻进,采用小钻压、高转速、低泵压、小泵量的取心钻进技术。采用防塌淡水泥浆与饱和盐水泥浆分别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915.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林传仙  郑作平 《地球化学》1994,23(2):189-198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用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1至少12h,1%HC1至少0.1h。影响粘土吸附稀土的物理化学因素有:溶液浓度,溶液酸碱度(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温度等。在pH值较低的相同实验条件下,轻稀土的吸附效率要明显高于重稀  相似文献   
916.
本文主要讨论在导致赤道夜间扩展F回波的上升汽泡中,短波区(λ25m)等离子体密度谱分布的物理机制,说明不均匀体内不同的湍动水平将产生不同的谱结构。对于较低湍动水平的汽泡,由于纵向离子声波和具有有限平行波矢漂移波的耦合共振相互作用,导致波模间能量的有效传输,从而控制湍动水平的发展,形成等能多峰谱结构。另一方面,对于湍动充分发展的汽泡,由长波区大幅度扰动维持的短波区强漂移湍动态,在KrLi≈2处形成一较宽的极大谱峰,然后谱以K-2.6的形式减小。理论分析和探测结果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917.
姜葵  刘祖荫 《地震研究》1989,12(4):285-299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澜沧、耿马相继发生了7.6级、7.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曾经作过准确的中长期预报。在1985年完成1986年出版的南北地震带未来十年地震危险性研究报告和预测图中,澜沧、耿马地区就是两个圈定的7级危险区中的一个。1986年该报告正式上报云南省人民政府。1987年起该区域为我省的地震危险性监视区。1988年除加强监视外,我们还加强了一系列大震对策措施的准备工作。1988年8月该区地震活动增强,我局派出的现场考察组向当地政府作了汇报,并指出该区仍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与此同时,省局科技人员对该区作出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短期预报,并向当地打了招呼,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遗憾未能作出临震预报。大震发生后,我局昆明遥测台网仅7分钟定了位置和震级,并报告了国家地震局和省政府,及时为抗震救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震后2.5小时,现场监测队伍就出发了。在大震现场仅三天内就作出了地震趋势判断,也较好地作出了强余震的预报,有力地组织了地震考察及地震知识宣传。这一系列的大震对策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现场的抗震救灾工作,减轻了震灾的继续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整个澜沧—耿马地震的预报、速报及大震对策工作在国内外都是一次较高水平的科学实践,得到了中央慰问团及  相似文献   
918.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n structure development created by repeated ice lensing in various loamy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performed on active forms in High Arctic and Alpine Mountain environments. Those observation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phenomena observed in fossil periglacial formations of Western Europe. Platy and short prismatic structure formation is bonded to the hydraulic and thermal conditions during ice segregation. When a long series of alternat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affects platy structures, the fabric evolves, also being influenced by slope and drainage conditions: cryoturbations, frostcreep, and gelifluction can appear.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microfabrics which are better developed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ycles: this is clear in experiments where hydraulic and thermal parameters are better controlled. Vesicles are also a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surface horizon in experiments and arctic soils. The genesis of vesicles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new observations and is related to the mechanical collapse of frost-created aggregates under the mechanical work of soil air escape during soil saturation by water at thaw.  相似文献   
919.
A statistically relev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action rate coefficient, k OH, for the OH radical reaction with 161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gas phase at 300 K, and the corresponding vertical ionisation energies E i,v, reveals two classes of compounds: aromatics where –log(k OH/cm3s-1)3/2E i,v(eV)–2 and aliphatics where –log(k OH/cm3s-1)4/5E i,v(eV)+3. The prediction of the rate coefficient, k OH, for the reaction of OH with organic molecules from the above equations has a probability of about 90%. Assuming a global diurnal mean of the OH radical concentration of 5×105 cm3, the upper limit of the tropospheric half-life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persistence can be estimated.  相似文献   
9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