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1篇
  免费   2406篇
  国内免费   2819篇
测绘学   523篇
大气科学   4563篇
地球物理   3861篇
地质学   4083篇
海洋学   828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613篇
自然地理   206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741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738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383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矿井涌水量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井地下水系统是个非线性系统,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很难完全确定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因此传统的矿井涌水预测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能够利用单变量处理方法,分析矿井地下水系统中,由于多因素耦合作用所产生的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通过对某矿区1985年9月至2005年2月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资料的分析,显示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征;通过对比预测值和实测值,表明预测精度高。因此,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在分析地表沉陷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弹性薄板理论,建立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岩层和地表沉陷预计的一类新模型,并推导出地表任意点倾斜、曲率、水平移动以及水平变形的计算公式。该模型充分考虑到地质采矿因素(煤层倾角)及煤层上方各岩层的影响,克服传统预测方法的缺陷,特别是概率积分法关于拐点反对称要求。最后,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地下开采引发地面沉陷的未确知聚类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未确知聚类预测法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开采地面沉陷的预测研究。采用开采地面沉陷的实测数据按最大沉陷量进行分类,利用各分类影响因素的均值表示各分类中心,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由待测对象指标的综合未确知测度与各分类指标的未确知测度间的距离来确定待预测对象所属等级,给出了预测值的计算公式。经计算验证,该方法的正确率为75%。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地表建筑设施等更加安全,允许预测级高判,则正确率可达100%。针对某铁矿一观测点进行预测,并与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未确知聚类预测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为开采地面沉陷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4.
文章简要评述了地质灾害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发展现状、滑坡灾害多种监测预报判据的利弊。利用综合信息处理决策方法,提出了基于权变理论的滑坡灾害监测预报新思路。分析了滑坡成灾的权变特征、环境因素和决策因素,建立了滑坡灾害预报决策概念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在预报决策中应遵循的动态性及满意性原则,为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GPS卫星预报星历,在比较分析EKF和UKF优缺点的基础上,将UKF引入GPS卫星轨道预报研究中.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表明,UKF方法预报更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轨道预报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个旧花岗岩凹陷带进行数字矿床空间信息成矿预测模型的研究。在了解个旧矿田地质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区信息统计单元的划分、预测区地质信息(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以及物、化、遥异常等)变量的确定以及编码和赋值,采用特征分析法确定空间网格单元成矿异常有利度模型,从成矿预测单元中最终圈定了找矿优选靶区。结果表明了信息统计单元结合特征分析数学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针对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影像数据海量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特点,研究MODIS影像的无损压缩算法。采用最佳线性预测方法,通过波段相关性排序确定波段最优预测顺序,并自适应计算"预测波段"与"当前波段"的二阶最佳预测器系数,减少谱间冗余;以多级树集合分裂树(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SPIHT)编码算法降低谱内相关。为确保无损压缩,对线性预测系数进行最佳逼近取整操作,并采用基于提升格式的D5/3整数小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压缩比上性能较3DSPIHT等算法突出。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大样本集的训练问题和动态训练样本的模型更新问题,提出了动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已建好的模型,逐渐加入新样本,并可删除位于任何位置的非支持向量,避免了矩阵求逆运算,保证了算法的高效率.大坝变形及电离层延迟两个时间序列的预报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时间短、预报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lack of involvement by social scientists and humanists in a global change program, although many social scientists are already directly involved in various aspects of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i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clearly central to a global change research agenda. Based on a historical review, the role of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as well as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s in an emerging multidecadal global change program is discussed. Both “plan of action” and “plan of inaction” are suggested to avoid potential pitfalls due to the rush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science program into the exis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problem.  相似文献   
110.
At present, researches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mainl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n 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regional desertification and dynamic climatic seasons of sandstorm, but less on climate change of oasis region, where there are more intense and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Based on data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strong wind and dust events frequencies obtained from the six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f Zhangye reg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the features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68–2005 were carefully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rise rate exceeded the average level of China.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changed a little, but the precipitation had a slowly increasing trend in spring and winter. Frequencies of strong wind and sandstorm days show obviously descending trends, which had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 in spring and winter. Meanwhile, further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exploitations to the oasis in the inland valley of arid regions also affected the climate change of this region, which has a sensitive and fragile eco-environmen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7, 27(6): 1048–1054 [译自: 中国沙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