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4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2016年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出现年代际转变, 1979—1993年爆发时间相对偏晚, 夏季华南降水偏少, 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降水偏多; 1994—2016年爆发时间偏早, 夏季华南降水偏多, 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降水偏少。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年代际转折与夏季东亚副热带降水关系可能受到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的调控, 季风爆发时间与菲律宾越赤道气流有显著正相关, 且均在1993/1994年间存在年代际转变。在1994—2016(1979—1993)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 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偏弱(强), 澳大利亚北部有偏北(南)风异常, 将暖池的热量往赤道输送, 使得赤道对流增强(减弱), 产生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汇入Hadley环流上升支, 增强(减弱)的Hadley环流导致下沉主体偏北(南), 促使副高脊线偏北(南), 从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往华南地区(江淮到日本南部)输送水汽增强, 所以华南(江淮到日本南部)夏季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42.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选取登陆北上山东地点相近但暴雨落区分别位于台风中心西北侧和东北侧的两个台风,分析暴雨落区相对台风中心非对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台风进入中纬度以后,0421号台风“海马”位于高空深槽前,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从西北侧侵入台风环流,产生湿斜压锋区强迫抬升、冷暖空气交绥、水汽辐合等因素造成暴雨,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西北侧,为高比湿舌前方、较强水汽辐合区与相当位温密集区叠加的区域;而0509号台风“麦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引起涡度及涡度平流的非对称改变,暴雨区与500 hPa正涡度区或正涡度平流相对应,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东北侧,为强正涡度平流区与水汽辐合叠加的区域。  相似文献   
43.
The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observed by NOAA satellite series has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researchfields since the 1980s in China.In this paper,advances of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OLR are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1)Studies of the global ITCZ;(2)Climatology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northern Pacific;(3)Studies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over West Pacific;(4)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ISV)of tropical convective activities;(5)Divergence wind and large scale circulation over the tropics;(6)Studies of the air-sea interaction;(7)Estima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Yangtze River(Changjiang River)basin during therainy season;(8)Analyses of regional climates of China;(9)Studies of prediction of the severe and disastrous weather and climate;(10)Atlas of OLR.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se advances are reviewed and the focal points of the OLR applied research in futureare also suggested.  相似文献   
44.
OLR揭示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NOAA卫星观测的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揭示并解释了北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显着东西向振荡的年循环现象,探讨了用卫星资料研究副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Lu Riyu 《大气科学进展》2001,18(2):270-282
诊断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弱和强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和海温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本文中西太平洋暖池是指(110-160°E,10-20°N)地区,向外射出长波辐射(OLR)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年际变率。对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弱和强之间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差别进行了合成分析。首先,利用 NCEP/ NCA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观测的 OLR资料进行了分析。之后,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再分析计算而得的OLR资料重复进行了合成分析。合成结果表明由这两套资料所分析得到的结果非常相象。与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弱(强)对流显著对应的大气环流表现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东退),以及副高西北侧更强(弱)的西风。此外,在局地(即暖池)上空,还显著对应着东(西)风异常和下沉(上升)气流异常。对应于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强弱,最为显著的海温差别(对流弱减去对流强)为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正海温异常。也就是说,西太洋暖池上空的对流与局地海温异常只有微弱的联系,而与其西部的海温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2001年和2005年的5月云南分别出现了严重的洪涝和干旱天气。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这两年在大尺度环流形势、季风爆发的早晚和强弱以及ENSO背景的影响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2001年5月对流层中层的东亚槽位置偏西且强度偏强,同时南支槽稳定维持且较强,致使冷暖空气易于在云南地区交汇,这可能是在该地区产生较强降水的主要环流形势,而2005年5月东亚槽位置偏东,南支槽较弱,致使云南地区几乎没有水汽来源和缺乏冷暖空气的交汇,这是产生干旱的主要环流形势;同时南海季风爆发的早晚和强弱与云南5月降水也有着较好的关系,2001年5月南海季风爆发偏早且强度偏强,而2005年5月南海季风爆发偏晚且强度偏弱,这两年5月的降水差异较大;对水汽分布的分析还表明,2001年5月云南地区为水汽辐合区,且较常年平均偏大,水汽通量为西南向,且强度较强。而2005年5月云南为水汽辐散区,孟加拉湾的水汽向东进入南海,云南地区非常干燥;从ENSO大背景对其影响的分析可知,2001年5月的洪涝和2005年5月的干旱与这两年的前期海温变化似乎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7.
1998年我国东部大陆夏季风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国强  朱乾根 《气象》2002,28(3):8-1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OLR资料,研究了1998年我国东部大陆夏季风的特征。结果指出,1998年夏季副高脊线的平均位置偏南,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夏季风较强,强对流维持时间长;华北地区的夏季风较弱,对流比常年偏弱;我国东部大陆夏季风存在明显的低频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48.
基于前传式网络逼近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诊断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韧 《大气科学》2001,25(5):650-660
基于前传式神经网络BP算法(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和回归模型,探讨了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及赤道纬向风之间非线性分类和映射逼近的建模方法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前传式网络,特别是回归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较好拟合精度和预报效果及比较实用的预报时效.  相似文献   
49.
在河南省6种雨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要素海温、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及气候因子和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关系,给出了河南省汛期降水的气候预测概念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具体预测雨型。  相似文献   
50.
Monthly mean zonal wind data from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for December 1982, April 1983, October 1984 and ApriI 1985 are used in numerical integration as thebasic flow in a non-linear critical-layer model. The subtropical high is extensive and limited in number if simulated with the basic now in December 1982 and April 1983. It consists of 2 to 3 cells that move westward at alloscillatory periods of 1~2 months. The subtropical high, simulated with the basic flow in October 1984 and April1 985. is weak and small in coverage, or distributed in strips that contain up to 4 cells. The high. merged or spillover a short time. is moving westward. The years 1982 ~1983 are a process of EI Niño while the years 1984-1985one of La Niña. lt is known from the chart of energy flux that it oscillates by a much larger amplitude and longerperiod in the EI Niño year than in the La Niña year. All the results above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basic flow in the EI Niño year is enhancing the subtropical high lagging by about 4 months and that in the La Niña year is decay'ing it.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well-known observational fact that the SSTA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tlc is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west Pacific lagging by 1~2 seasons.The result is also important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formation, maintenance and oscillation of the subtropicalhi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