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7篇
  免费   3064篇
  国内免费   3494篇
测绘学   626篇
大气科学   4798篇
地球物理   3794篇
地质学   4029篇
海洋学   1759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838篇
自然地理   190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869篇
  2013年   899篇
  2012年   890篇
  2011年   888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819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903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112.
本文研究了在5个温度梯度和4个饵料密度的20个试验组合下,萼化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的种群增长规律。结果表明,该轮虫实验种群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8—32℃,临界高温是36-40℃;最适饵料密度是45-65×106个/ml。这两个生态因子的最佳组合是温度32℃,饵料密度为65×106个/ml,此时,种群达最大密度3.4×103个/ml。  相似文献   
113.
牙鲆鱼耗氧率、氮排泄率与体重及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个体重2.5~34.5g的牙鲆幼鱼在不同水温(12、17、22、27℃)下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牙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牙鲆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但仅27℃组与其他3个温度梯度组分别比较,出现差异极其显著(P<0.01),后3个温度梯度组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P>0.05);牙鲆幼鱼的氮排泄率也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其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作者认为,在牙鲆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水体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以上,养殖水温以不超过27℃为宜。  相似文献   
114.
每几个不同种的雌性克隆对高温(22℃、24℃、26℃)的适应力有所差异。大西洋沿岸的Laminariahyperhoren和L.sacchrina雌性克隆较太平洋沿岸的L.japonica、L.angustata和L.ochotensis雌性克隆明显地不耐高温,遗传性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这种遗传性差异是海带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同一物种L.japonica和L.japonicaCⅡ两种雌性克隆在24℃条件下,在第24天其死亡率分别是40.2%和25.2%,X~2=12.25,P<0.001,差异是高度显著的,说明这种不同是遗传性不同所致,而且属于物种内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5.
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几年来海洋岛海域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特征。其次,结合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温异常波动与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幅度、跳跃型水温异常波动是导致扇贝死亡主要原因。最后,通过生物试验证实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根据1960~1994年千里岩和青岛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千里岩与青岛35年来气温的年、季变化特征及差别,发现35年来,千里岩和青岛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变暖趋势,但千里岩增温幅度较青岛小。从分析中发现,与气温变暖趋势相对应,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面积、强度指数的年、季变化也呈明显的增强、增大趋势。且年平均气温与冬季副高面积指数相关最显著。最后依此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并预测了1996年千里岩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7.
以 CG2 0潜山为例 ,从建立地质模型入手 ,包括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储集模型、储盖组合模型、速度模型等 ,认识到各套地层分布和储层物性的差异均与地震响应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信息 ,预测潜山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在对 CG2 0潜山进行精细全三维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探讨性地应用了测井约束反演、吸收系数、相干分析及三维模式识别等技术 ,对潜山储层进行了预测 ,从而提高了潜山勘探的效益 ,并为类似断阶型潜山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塘沽海区海底地形的SAR影像仿真与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袁业立、金梅兵(1997)提出的海底地形SAR影像仿真与反演模型,对渤海塘沽海区的一张Radarsat SAR影像进行了仿真和水深反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影像与真实SAR影像基本吻合,反演水深与实际水深也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袁业立(1997)SAR成像机理的正确性和在中国近海利用SAR影像进行浅海水深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9.
In this article a method to estimate the mean upcrossing intensity, μ(u), of a stochastic process is proposed.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tochastic process is a sum of a Gaussian process and a second-order correction term.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Saddlepoint approxim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s tested on processes hav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μ(u).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where the stochastic process represents (i) the horizontal response of a floating offshore structure in a Gaussian sea, and (ii) the response of a structure subjected to a Gaussian wind velocity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estimates are compared to empirical upcrossing intensities of simulated responses. For case (ii), the obtained μ(u) estimates are compared to estimates obtained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20.
The accuracy of the manufacturer’s fall-rate equation for the T-5 Model of 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 (XBT) has been investigated based on about 300 collocated pairs of XBT-CTD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profiler) measurements in various climatological regions. We found that the equation systematically overestimates depth by about 5% for the T-5 produced by Tsurumi Seiki, Co. Ltd. (TSK), but almost no bia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5 produced by Sippican, Inc., in USA. The cause of this difference is not clear, because the two manufacturers’ T-5 probes are reported to have identical shape and weight in water. We propose a new fall-rate equation for the TSK T-5: z(t) = 6.54071t - 0.0018691t 2, where z(t) is depth in meters at time, t, in seco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