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369篇
地质学   322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东部地区泉头组三-四段储层以河道砂岩为主,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等特点.本文将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应用于厚度为1~5 m的河道砂体的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此编制了研究区的河道砂体预测图,经钻井验证,证明它是对薄层河道砂体有较强识别能力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992.
梅雨锋气旋暴雨的 Q 矢量分析:个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岳彩军 《气象学报》2008,66(1):35-49
文中对修改的Q矢量(Q*)进行转化、处理后,所得Q矢量(记为QN矢量)与准地转Q矢量具有类似的计算表达式,但其完全用实际风场资料进行计算.结合1991年7月5日20:00-6日20:00 BST的一次典型江淮梅雨锋气旋暴雨过程比较分析表明,QN矢量诊断能力较准地转Q矢量优越,且700 hPa QN矢量散度辐合场对同时期地面降水场的水平分布特征具有较好指示作用.将QN矢量沿以等高线为参照线的自然坐标系进行分解(简称为PG分解),所得各项QNalst矢量(沿流伸展项)、QNcurv矢量(曲率项)、QNshdv矢量(切变平流项)及QNcrst矢量(穿流伸展项)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对1991年7月5日20:00-6日20:00 BST此次江淮梅雨锋气旋暴雨过程进行QN矢量PG分解研究表明,QN矢量PG分解可以揭示出天气现象过程中"总"的QN矢量(即QN矢量)难以揭示的潜在物理机制.具体地讲,在梅雨锋气旋不同阶段,QNalst矢量散度场的水平分布特征都与总QN矢量散度场相似,其散度辐合场在总QN矢量散度辐合场中都占有较大比例,对总QN矢量散度对垂直运动产生的激发与强迫作用贡献大,对梅雨锋气旋引发降水的发生始终都起着主要的促进强迫作用.QNcurv矢量在整个梅雨锋气旋暴雨演变过程中,对降水发生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直至起到抑制作用.QNshdv矢量对降水发生的促进作用则随着梅雨锋气旋发生发展而明显增强,但随着梅雨锋气旋的东移衰亡,其对降水发生的促进作用迅速减弱,直至对降水的发生基本无影响.对于QNcrst矢量来讲,其在梅雨锋气旋的发生发展及强盛阶段对降水的发生基本不起作用,但在梅雨锋气旋衰亡阶段其对降水发生起着主要促进作用.另外,在梅雨锋气旋发生发展及强盛时期,QNalst矢量与QNcurv矢量、QNshdv矢量与QNcrst矢量的散度水平分布特征相似,只不过强度上存在差异,但无明显相互抵消现象,而在梅雨锋气旋衰亡阶段就不同了,QNalst矢量与QNcurv矢量、QNshdv矢量与QNcrst矢量的散度水平分布特征基本相反,且存在明显的相互抵消现象.可见,通过QN矢量PG分解可以揭示出梅雨锋气旋不同阶段降水的强迫因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93.
南海地区潜热输送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NCEP的1958--2006年高斯网格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象中心的全国160站1958—2006年月平均降水资料,使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南海及周边地区(简称南海地区,0°-20°N、100°-125°E)夏季潜热输送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地区夏季潜热输送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显著相关的区域分别是南海中部和长江以北的川北、陕南地区以及以南的东部地区,潜热输送和降水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突变。典型旱、涝年潜热通量合成分析表明,南海中部潜热输送与降水也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4.
胡轶佳  钟中  闵锦忠 《大气科学》2008,32(1):90-100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选择Kuo-Anthes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基于FC80假设的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8年东亚气候分别进行年尺度模拟,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春、夏季转换时期, 两者模拟的降水形势差别较大, 对江淮、中南和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量模拟差别最为明显。对流层上层模式变量和模式大气质量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不敏感, 而对流层中、下层模式变量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比较敏感。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8天时间尺度的天气系统模拟差别比较大。在积云对流比较活跃的夏季,不同参数化方案会导致模式大气出现不同的系统性偏差。由于模式在陡峭地形处动力过程计算方案存在缺陷,在高原与盆地的交界处,模式误差会产生明显的突变。  相似文献   
995.
回代解算的LAMBDA方法及其搜索空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回代解算的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技术和上三角的Cholesky分解算法,提出求解载波相位模糊度的一种新算法--回代解算的LAMBDA方法.该方法同Teunissen提出的LAMBDA方法相比,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和不同的搜索空间.实例试算表明这两种方法有着不同的执行过程,但有着相同的模糊度整数解和相当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996.
根据三水、马口水文站1959~2004水文年实测流量资料的月均序列,应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分析三水站分流比水文年序列的周期变化及趋势变化,应用启发式分割算法(BG)识别变异点,并采用R/S分析方法探讨分流比变化的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近46年来,三水站分流比序列具有3.2a、6.6a、15.3a、30.7a的波动周期,表现出复杂的多时间尺度性;三水站分流比的变化趋势是显著增加.增加速率为0.0022/a,并在1992年发生了突变,且为均值向上跳跃;该序列具有非常强的状态持续性,存在长期记忆性,未来仍将呈显著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对于在实际应用中的直线回归问题,存在着因自变量和因变量选取不同拟合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文中采用了一种线性拟合参数估计的新方法,即整体最小二乘法。文章在描述普通最小二乘和整体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并对比其异同,并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来求解整体最小二乘问题。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最小二乘方法估计线性回归参数的精度明显高于常规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8.
极化SAR三分量分解中,和SAR视线不垂直的人工建筑物常被分为体散射类型,进而引起建筑物和森林的误分类。针对此不足,利用此类建筑物的反射非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引入规范化圆极化相关系数(NC-CC)的保持极化散射特性的分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将与SAR视线不垂直的人工建筑物从体散射类型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999.
在频率域弹性波有限元正演方程的基础上,依据匹配函数(也就是观测数据和正演数据残差的二次范数)最小的准则,用矩阵压缩存储与LU分解技术来存储和求解频率域正演方程中的大型稀疏复系数矩阵、用可调阻尼因子的Levenberg Marquard方法求解反演方程组,直接求取地下介质的弹性波速度,导出了频率域弹性波有限元最小二乘反演算法. 为了利用地下地质体的分布规律,减少反演所求的未知数个数,本文又提出了规则地质块体建模方法引入到反演中来. 经数值模型验证,在噪声干扰很大(噪声达到50髎)或初始模型与真实模型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反演也能取得很满意的效果,证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抗噪性与“强壮性”.  相似文献   
1000.
Parallel computing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alleviate the computational demand in conducting large-sc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modeling approach for earthquake ground response and liquefaction using the paralle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program, ParCYCLIC, designed for distributed-memory message-passing parallel computer systems. In ParCYCL1C, finite elements are employed within an incremental plasticity, coupled solid-fluid formulation. A constitutive model calibrated by physical tests represents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liquefaction and associated accumulation of shear deformations. Key elements of the computational strategy employed in ParCYCL1C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allel sparse direct solver, the deployment of an automatic domain decomposer, and the use of the Multilevel Nested Dissection algorithm for ordering of the finite element nodes. Simulation results of centrifuge test models using ParCYCLIC are presented. Performance results from grid models and geotechn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ParCYCLIC is efficiently scalable to a large number of process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