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420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2336篇
地球物理   419篇
地质学   1005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由于长春城区地下水的超采产生了环境恶化,结合地下水预测模型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长春城区为例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模型。根据长春城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位水质预警标准,并根据模型编制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利用所建立的预警系统,对现状和未来开采条件下水位水质进行预警,从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52.
区域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从气象的角度,基于对全国地质灾害预警区域的划分,利用历史地质灾害记录以及历史气象资料,分区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区域气象潜势预报模型,并从2003年6月1日开始投入业务应用。总体预报服务效果较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量,优化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53.
西安市冬季采暖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西安市冬季采暖气象条件和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家采暖规范结合西安冬季采暖的实际,首先对西安1951年7月到2003年6月历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了国家采暖日期相关规范和规定中的3种不同的统计方法,确定了符合西安特点的采暖初终日。充分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2年和2003年两个冬半年的逐日850hPa和500hPa各时次各类气象要素及与之对应的西安各时次实况的气温作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提出了采暖期及其逐日气温预报。  相似文献   
54.
黔东南地区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气环流特征和小气候相关关系,找出预测黔东南地区春季倒春寒、3~6月降水量趋势、夏季及6~8月气温变化趋势和夏季旱涝趋势指标,用以制作黔东南地区长期天气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55.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钦州市甘蔗产量年景与前期关系较密切的5个大气环流因子在不同的预的备选因素,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及因子权重A~报等级下各个因子区间的隶属度矩阵,以此作为模糊变换矩阵R~,应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得到甘蔗产量年景的预测结果。和A~因子值来构造R~  相似文献   
56.
吉廷艳  熊方  黄继用 《高原气象》2002,21(5):522-525
以递归正权综合决策方案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对多种预报方法进行筛选,选取预报效果较好并且较为稳定的几种方法参与集成,并将集成结果写成Micaps数据格式,最终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评分结果表明:该集成方法对温度预报和灾害指数预报较权重平均集成法效果好;而对月雨量预报和季度雨量、温度预报则与权重平均方法相当;但是对季度雨量、温度预报来说,集成后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同时,将集成结果通过Micaps工作平台以图形方式显示,不仅客观、定量,而且更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7.
山西运城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气象及森林火灾资料,分析了林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火条件及森林含水率的关系,计算了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指标,建立了以预报方程,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8.
本系统着重于T106数据预报产品的应用,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程,从气象卫星网上下发的T106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取最优因子,建立了长治地区11个县市24h、48h降水预报多元回归方程。该系统采用VB5编程,建立了实时资料自动处理、分县客观定量降水预报自动制作、预报结果文本、图形输出等模块。该系统可直接挂接于MICAPS系统下,定时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预报结果输出图文并茂,可供预报员参考。  相似文献   
59.
将广义Kопытов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递减时期的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及其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在水驱油田预测开发指标中二者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0.
Namibia's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records a long history of tectonic activity since the Proterozoic. The orogenic belt produced during the collision of the Congo and Kalahari Cratons in the Early Proterozoic led to a zone of crustal weakness, which became the preferred location for tectonism during the Phanerozoic. The Pan-African Damara mobile belt forms this intraplate boundary in Namibia and its tectonostratigraphic zones are defined by ductile shear zones, where the most prominent is described as the Omaruru Lineament–Waterberg Thrust (OML–WT). The prominance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escarpment is diminished in the area of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Zone of the Damara belt where the shear zones are located. This area has been targeted with a set of 66 outcrop samples over a 550-km-long, 60-km-broad coast-parallel transect from the top of the escarpment in the south across the Damara sector to the Kamanjab Inlier in the north. Apatite fission track age and length data from all samples reveal a regionally consistent cooling event. Thermal histories derived by forward modelling bracket this phase of accelerated cooling in the Late Cretaceous. Maximum palaeotemperatures immediately prior to the onset of cooling range from ca. 120 to ca. 60 °C with the maximum occurring directly south of the Omaruru Lineament. Because different palaeotemperatures indicate different burial depth at a given time, the amount of denudation can be estimated and used to constrain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We interpret this cooling pattern as the geomorphic response to reactivation of basement structures caused by a change in spreading geometry in the South Atlantic and South West Indian Oce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