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389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traffic assignment forecast is always the research focu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assic traffic assignment forecast models, an improved traffic assignment forecast model, multi-ways probability and capacity constraint (MPCC) is presented. Using the new traffic as- signment forecast model to forecast the traffic volume will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veracity of traffic as- signment forecast.  相似文献   
52.
论述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和功能,并对系统集成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将城市交通管理涉及的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110/122接处警系统、路口控制系统、GPS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交通枢纽的介绍强调了公路枢纽的重要性,具体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重点介绍了隶属函数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模糊分布,然后对公路枢纽的重要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最后用东北地区几个城市的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于评判交通枢纽的重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基层气象局地面测报工作是最基础的气象业务工作,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服务等提供重要的依据。根据多年在基层从事测报值班、报表预审及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多次参加省、市测报业务竞赛的学习体会,分析了如何才能搞好这项工作,从而提高测报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55.
本文基于城市交通日益恶化现状和3S集成的迅速发展,表述了Spatio-temporal GIS的定义、时空路径、人类活动的四种时空关系及其坐标系统模型的建立;并根据GPS空间定位、空间导航的原理和模型,将Spatio-temporal GIS和GPS的功能优化集成,阐述了其对城市交通信息的收集、分析、显示等功能;最后论述了Spatio-temporal GIS和GPS的集成对城市交通预警、报警、协调等管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宏观上论述了我国西部道路交通开发中地质环境基本特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可行性,并着重指出,地形复杂、地壳强活动、滑坡泥石流、冻土和风沙等灾害构成了交通开发中施工、养护的突出问题,部分干旱区水源匮乏矛盾尤为突出,但工程地质环境仍具可选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7.
黄河三角洲短期暴雨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0~1995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与实时资料相结合,研制黄河三角洲短期暴雨预报系统,经1996年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杨洪斌  刘万军 《气象》1998,24(8):42-43
利用辽东湾东海岸三个低空探测点的实测资料计算了各低空探测点的热内边界层平均高度,并将观测值与用经验公式得到的估算值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可用于这一地区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9.
数据质量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GIS在地图出版领域的应用,地图出版前的数据质量控制也成为了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交通图编制的基本要求以及编制规范,通过GIS数据和交通图出图数据的比较,总结了在交通图出版前有可能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0.
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以高德交通大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路网及站点密度+通行规模+通行功能+区位优势度+换乘便捷度”的思路,构建快速交通优势度模型;基于旅游流“规模→消费→效益→效应”的历时性维度构建旅游流强度模型;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二者评价值进行测算,并运用耦合四象限模型对两者耦合类型进行划分。结果发现:① 快速交通与旅游流耦合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昆明、红河和丽江呈现良性耦合协调,耦合类型表现为“高旅游流-高快速交通优势”,而旅游化水平低、远离交通枢纽和主要交通干线的边缘地区,旅游流与快速交通耦合效应则表现为“低旅游流-低快速交通优势”。② 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方式与旅游流强度的拟合优度表现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特征。③ 云南省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耦合水平总体偏低,快速交通发展的主导模式为协调互补模式,且缘于快速交通的“时间-空间收敛”效应和“组织-空间协同”效应,快速交通组合类型多样化与旅游流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发展模式对旅游流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出“多元共生模式>协调互补模式>单类孤立模式>低速交通维持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