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01篇
  免费   5817篇
  国内免费   8365篇
测绘学   1957篇
大气科学   6193篇
地球物理   4815篇
地质学   18219篇
海洋学   4119篇
天文学   5307篇
综合类   2217篇
自然地理   3656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1079篇
  2021年   1300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1514篇
  2018年   1245篇
  2017年   1326篇
  2016年   1437篇
  2015年   1574篇
  2014年   2239篇
  2013年   2249篇
  2012年   2279篇
  2011年   2345篇
  2010年   2221篇
  2009年   2652篇
  2008年   2387篇
  2007年   2620篇
  2006年   2316篇
  2005年   2039篇
  2004年   1801篇
  2003年   1491篇
  2002年   1274篇
  2001年   1147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957篇
  1998年   764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周志恩  蒋维楣  胡非  奚文 《气象科学》2003,23(3):292-299
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相当普遍地拥有气象卫星观测资料 ,但是 ,这些资料如何在城市气象服务以及为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决策研究中发挥作用 ,急待进一步研究并开展工作。本文试图通过合理的反演处理 ,给出卫星观测对地面温度的测量结果 ,由此可比较细致地分析了解地面热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 ,地面覆盖性质等的关系。本文利用有限的 NOAA- AVHRR气象卫星遥感资料 ,采用修正的 Ulivieri分裂窗方法反演出同期的地表温度场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卫星观测资料进行算例分析 ,揭示出一个 2 0 0 km× 2 0 0 km范围内的地面温度分布特征。反演结果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城市热岛现象的变化规律 ,并且能较为清楚地反映出相对的高温区和低温区  相似文献   
992.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recent advances in accessibility research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We base our discussion on three intersecting dimensions that ar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cent studies: representation,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Various examples are selected to show that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repres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 solving is often applied to issues of broad concern in policy and planning. It is, however, not clear that the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representation, methodological and application issues has ever been fully worked out. The questions raised in this article may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addressing issues pertinent to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improved model building, and more rigorous applications in accessibility research. Received: 9 December 2002 / Accepted: 10 February 2003  相似文献   
993.
近50a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51—2000年中国160个站月平均气温资料,选出东北地区20个代表站,在分析东北气温季节一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发现:夏季气温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略偏高,50年代中期以后至70年代最低,80年代开始缓慢回升,90年代增暖程度加大,50a来有增暖的趋势;气温异常存在3a、4a、7a的年际周期和16a的年代际周期;东北地区夏季升温趋势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是一致的,而与黄河以南-江南地区是反位相的,东北地区是我国夏季升温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巴州农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60—2001年巴州农区年、季平均温度、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气候变化并不一致,大部分地区有温度升高、降水偏多的趋势。冬季的升温幅度明显大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温度的上升主要由冬季升温所致。  相似文献   
995.
对2003年2月10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寒潮降温降雨(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高空槽、横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地面冷锋以及地面暖低压倒槽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这次寒潮降温降雨(雪)天气是在高空500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巴尔喀什湖至准噶尔盆地的横槽转竖,冷空气从西北路径东移南下,中低层冷槽与暖式切变线接合以及地面冷锋切入暖低压倒槽等天气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并归纳出此类天气预报的指示系统,对于做好寒潮天气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CCCma、CCSR、CSIRO、Gfdl和Hadley气候模式对黑龙江省其中包括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等4区未来50年(2005~2050年),在GG、GS情景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GS结果),未来2030、2050年气温均有较大增高。其中2030年年平均气温可增高1.94℃;春季提高2.06℃:;夏季提高1.29℃;秋季提高1.79℃;冬季提高2.66℃,2050年又继续增加.年平均气温将提高2.42℃;春季提高2.13℃;夏季提高1.68℃;秋季提高2.56℃;冬季提高3.21℃。冬季是四季中增幅最大的季节,其次秋季、春季和夏季。如果按GG情景下,未来气温还要高出1℃。增温中心在西部齐齐哈尔,增温较小为牡丹江。从哈尔滨年蒸发量来看,2030年可增加11%,2050年可增加13%。  相似文献   
997.
荒漠戈壁下垫面表面动量和感热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合理筛选以后的野外观测资料,研究了荒漠戈壁地表湍流通量参数化的问题。首先,分析了Monin-obukhov相似函数的特征,并拟台出了其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风速和温度相似性函数随稳定度参数的变化曲线与典型经验曲线差异较小,并且在经验曲线分布范围以内,但中性时的值有所不同。同时,还用该资料给出了动量和标量粗糙度(感热粗糙度)长度的平均值及其标量粗糙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关系。发现标量粗糙度的平均值大约比动量粗糙度的小一个量级,并且随摩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明显比其理论预测值要大。  相似文献   
998.
利用98’TIPEX实验资料、1998年5-8月青藏高原6个自动热量平衡站(AWS)资料、青藏高原常规观测资料、中国300多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国家卫星中心接收的1998年5-8月OLR和日本GMS的TBB资料,研究了1998年5-8月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逐日地面总热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对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地面总热源与高原雨季开始有密切关系,高原雨季开始以后,高原平均的地面总热源明显减小;高原平均的地面总热源与20—30°N附近的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TBB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高原地面总热源可以通过某种机制影响副热带地区的对流。  相似文献   
999.
Using the relative vorticity averaged over a certain area, a new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S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is proposed to avoi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heights in the previous indices based on geopotential height. The years of extreme westward and eastward extension of SH using the new index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defined by height index. There exists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large-scale circulation between the eastward and westward extension of SH under the new definition,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the circulation in the middle latitudes but also the flow in the lower latitudes. It seems that when the SH extends far to the east (west), the summer mons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tronger (weaker) and established earlier (later). In addition, there exist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A remarkable negative correlation area appear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indicating that when the SH extends westward (eastwar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at region increases (decreas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egion is found in South China, showing the decrease of rainfall when the SH extends westwar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infall is heavier when the SH retreats eastward. However, the anomalous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The calculation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index of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China shows that a large area of positive values, higher than 0.6 in the center, covers the whole of North China, even extending eastwar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Japan Islands when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o do the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This means that when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SH withdraws eastward in summer, the temperature over North China is higher. On the other hand, when it moves westward, the temperature there is lower. This could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the seriously high temperatures over North China during recent summers, because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in recent summers was located far away from the Asian continent. Another region with large nega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s found in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1000.
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环流模式L30T63和海气耦合模式FGCM 0模拟的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资料取自L30T63由观测的大气强迫驱动的Control试验、由NCARCCM3大气强迫驱动的Spinup试验、以及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FGCM 0。主要的结论是 :( 1 )在“准确”的海表强迫下 ,Control模拟的海面温度和温跃层与观测结果相当接近 ,模式的固有误差是赤道冷舌过分西伸和东南太平洋温跃层偏浅。 ( 2 )Spinup能模拟出合理的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 ,但存在两个问题 ,即 :暖池区海面温度显著偏高、沿赤道的梯度过大 ;赤道温跃层偏浅、东西向坡度偏小 ,它们分别与CCM3提供的海表短波辐射通量和风应力的系统误差有关。这两个问题很可能是海气耦合模式FGCM 0运行初期误差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3)FGCM 0模拟的赤道暖池区上层 1 0 0m的平均温度比观测低 3℃。分析表明FGCM 0夸大了暖池区海洋动力过程的降温作用 ,使得模拟的“暖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冷舌的属性。FGCM 0模拟的热带南太平洋温跃层比观测结果偏浅数十米到 1 0 0m ,以致赤道两侧的上层海洋温度分布趋于对称 ,成为“doubleITCZ”现象在上层海洋中的表现。风应力旋度的系统误差和垂直混合随深度衰减过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