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03篇
海洋学   157篇
综合类   207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0-246
本文从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统一体和整体性的角度出发 ,在阐述构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宜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农业生产行为特征及高效利用途径进行系统分析 ,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其中的重要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四川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大 ,生物组合类型多样 ;合理建造坡坎生态系统是改善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生态功能显著 ;优化利用坡坎生态系统是提高土地持续生产力、增加农业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3.
洁净煤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大力开发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型煤技术、水煤浆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洁净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煤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等洁净煤技术 ,对提高煤炭利用率 ,改善环境状况 ,实现能源工业 (也包括化工及其它相关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 ,有重要意义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4.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安宁  吕金波 《中国地质》2001,28(10):41-45
中国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粗略估算,总量达4.0184×1019kJ,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可观。本文介绍了中国地热资源的储量情况,初步讨论了地热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5.
莱芜煤矿区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莱芜煤矿区矿坑水排放量大,仅四处国有煤矿排放量即达1700×10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水库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对水库生态变化过程及其数学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1995年的水文、气象、水库调度资料、入库河流水质及水库初始水质资料模拟了该年度丹江口水库水体生态逐日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7.
广州市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朝辉  徐海清 《热带地理》1996,16(4):350-356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指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 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耕地和环境的保护,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8.
北山位于浙江中部,地处中亚热带北缘,计有野生维管植物167科,574属,1149种。本文评价了北山植物资源的现状,提供了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重点,并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9.
为了使科研工作适应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我所于1985年10月建立了环境地质开发研究组,1987年扩充成为环境地质开发研究室,专业技术人员由初建时的3人增加到18人。1985-1991年承担环境影响评价、三废治理、综合利用项目以及大型实验合计52项;已完成的有42项,其中有8项获地矿部科技成果3、4等奖。又于1989年获得国家环保局首批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证书,有资格参加国家各种规模建设项目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在,环境地质开发研究专业已成为我所3大特色专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0.
塘坝子-葛仙山景点,地处举世瞩目的龙门山推覆-滑覆构造带上,已成为拟建中的“龙门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和溶洞景观,是成都旅游区和彭县景区内宝贵的旅游景观配套资源,除旅游开发价值较高外,亦是离成都市区较近较理想的人防各战疏散基地,因而具有一定的资源综合开发潜力。对该景点的尽早开发,还可缓解邻区旅游热点的人满之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