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3篇
  免费   1547篇
  国内免费   1993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1976篇
地球物理   2172篇
地质学   2331篇
海洋学   1812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670篇
自然地理   124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61.
REGULARITYANDESTIMATIONOFMETHANEEMISSIONFROMMARSHLANDINTHESANJIANGPLAIN①CuiBaoshan(崔保山)MaXuehui(马学慧)ChangchunInstituteofGeogr...  相似文献   
862.
通过对武汉台超导重力仪9年多连续观测的重力长期变化资料分析,得到长周期重力潮汐参数、该频段气压回归因子C、极移重力效应因子P和长周期气压回归因子C1分别为:C:-0.383(±0.014)×10-8m·s-2/100Pa;Mm:1.1173(±0.0720),-1°.1787(±3°.6943);Mf:1.1432(±0.0484),5°.2235(±2°.4253);Mtm:1.2276(±0.2245),-17°.5648(±10°.4758);C1:-0.312(±0.015)×10-8m·s-2/100Pa;P:1.9047(±0.0695).重力长期变化在Chandler周期附近的振幅约为3.26×10-8m·s-2。  相似文献   
863.
取体长为11mm的斑节对虾苗和刀额新对虾苗体长为6.1mm,经暂养数天后,分别在不同盐度的水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虾苗适应低盐度十分广泛。刀额新对虾苗可比斑节对虾苗适应更低的盐度。斑节对虾苗在从盐度23.18直接降至盐度6.21时,成活率仍可达70%。当虾苗饲养在盐度18.54时,直接放水至海水盐度5.1,成活率为85%。当虾苗在从盐度25.13逐渐淡化到盐度1时,成活率仍有20%~40%。但是,考虑到体重的增重率,虾苗最佳饲养盐度为13.8。刀额新对虾苗从盐度23.18的海水直接放入盐度2以下的海水中,成活率仍有56.7%~63.3%。如果逐渐淡化海水,可在盐度<2时正常生长。在盐度8.96左右饲养,其体重增重率最佳。上述这两种虾适于河口低盐度地区养殖。在有条件的养成场适当降低盐度,有利其生长。  相似文献   
864.
塔里木盆地沉积剥蚀过程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左右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这在地质年代序列中表现为沉积与间断的互为消长的演化进程。对食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1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2个周期波至第4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第三纪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865.
冻结粉土动强度的荷载效应及长期极限动强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忠言 《冰川冻土》1998,20(1):42-45
荷载效应包括速率效应和疲劳效应两部分.速率效应使冻土的动强度和退荷回弹动弹模随应变速率加快而提高;疲劳效应使冻土的动强度随振频增加而下降,但在低应变速率下却使动强度略有提高.在高应变速率下动强度大于静强度,在低应变速度下动强度小于静强度,其间存在一个临界应变速率.通过动强度-破坏振次关系,可确定长期极限动强度.  相似文献   
866.
青藏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柯长青  李培基 《地理学报》1998,53(3):209-215
本文对青藏高原SMMR修积雪深度、NOAA周积雪面积、地面台站积雪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西两侧多雪与腹地少雪形成鲜明对比,高原东部是高原积雪年际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它主导了整个高原积雪的年际变化,并且与西部多雪区年际波动呈反位相关系。从60年代到80年代积雪年际波动幅度有明显增加趋势,积雪变化具有3年左右准周期。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积雪将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67.
A region of enhanced conductivity at the base of the mantle is modelled by an infinitesimally thin sheet of uniform effective conductance adjacent to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Currents induced in this sheet by the temporally varying magnetic field produced by the geodynamo give rise to a discontinuity in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of the poloidal magnetic field on crossing the sheet, while the radial component is continuous across the sheet. Treating the rest of the mantle as an insulator,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of the poloidal magnetic field and their secular variation at the top of the core are determined from geomagnetic field, secular variation and secular acceleration models. It is seen that for an assumed effective conductance of the sheet of 108  S, which may be not unrealistic, the changes produced in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of the poloidal field at the top of the core are usually ≤10 per cent, but corrections to the secular variation in these components at the top of the core are typically 40 per cent,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differences that exist between different secular variation models for the same epoch. Given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mantle is concentrated into a thin shell, the present method is not restricted to a weakly conducting mantl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perturbation solutions.  相似文献   
868.
后压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论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层选择、效果预测、经济分析和施工应用4个方面对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对承载力增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9.
软岩的强度—变形—时间之间关系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软岩和有不连续面的软岩试样进行一系列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和蠕变试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在正常固结和超固结状态下的应变软化性状、蠕变特性和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软岩中存在的不连续面对应力-应变关系、残余强度特性和蠕变应变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0.
三峡工程岩体破坏分析中面连通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面连通率在岩体破坏研究中的表述方法。连通率的大小可反映破坏概率的大小。选择可能滑动面进行连通率计算方法有:多个结构面组成的折面;单个结构面的扩展面。两种面连通率均反映了在空间平面上结构面的发育程度,揭露更多隐藏的破坏性信息,有利于定量、定位分析岩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