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1999年6月13~14日内蒙古一次锋面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条件、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特征,对锋面降水云系的分布进行讨论,为人工增雨飞行播撒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从天气学角度出发,结合卫星云图演变及层结稳定度特征,分析1999年5月28日发生在沙雅县的强冰雹天气过程,并找出了这次冰雹过程的一些必要条件和指标,同时对该地区冰雹短期、短时预报着眼点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3.
南北地震带地震转移图像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万正 《地震》2005,25(1):1-7
初步分析了中国中部南北地震带历史大震活动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整体转移图像。 南北地震带近500年来地震活动东侧强于西侧地区; 本世纪以来大震(M≥7.1)活动的主体地区呈现自北向南的整体转移过程; 本活跃期以来强震(M≥6.0)的集中区明显西移。 据此, 对该带大震趋势及危险地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4.
Monitoring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lute concentrations in streams at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and biogeochemical behaviour of catchments. UV–visible spectrometry is a relatively inexpensive and easily used tool to infer those concentrations in streams at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However, it is not yet clear which solutes can be modelled with such an in-situ sensor. Here, we installed a UV–visible spectrometer probe (200–750 nm) in a high-altitude tropical Páramo stream to record the wavelength absorbance at a 5-min temporal resolution. For calibration, we simultaneously sampled stream water at a 4-h frequency from February 2018 to March 2019 for subsequent laboratory analysis. Absorbance spectra and laboratory-determined solute concentration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best calibration method and to determine which solute concentra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inferred using in situ spectrometry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six calibration methods of different mathematical complexity. Based on the Nash – Sutcliffe efficiency (NSE) and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metric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ultivariate methods always outperformed simpler strategies to infer solute concentrations. Eleven out of 21 studied solutes (Al, DOC, Ca, Cu, K, Mg, N, Na, Rb, Si and Sr) were successfully calibrated (NSE >0.50) and could be inferred using UV–visible spectrometry even with a reduced daily sampling frequency.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most calibrated solutes were correlated with wavelengths (WLs) in the low range of the spectra (i.e., UV range) and showed relatively good correlation with DOC. The latter suggests that estimation of metal concentrations could be possible in other streams with a high organic load (e.g., peat dominated catchments). In situ operation of spectrometers to monitor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at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sub-hourly) can enhanc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water supplies and aquatic ecosystems as well as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assessing catchment hydrological functioning.  相似文献   
75.
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地将灾情展示出来,对于辅助指挥部领导决策、增强信息传播透明度、保障群众合理知情权、阻止谣言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将VR技术与Web GIS相结合,利用全景图展示灾情信息的交互式、沉浸式、360°无盲区优势,结合公共地图、开源全景重构、移动设备全景图拍摄等技术,实现了零成本、无额外设备、数分钟内构建灾区全景场景。  相似文献   
76.
针对AWX格式红外云图数据特点,依据红外云图三维仿真原理,通过构建DEM模型和应用OpenGL技术,提出了适合云图自身特点真实感表现的颜色及透明度获取方法,实现了对AWX格式红外云图三维仿真显示,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及流程。通过应用验证,该方法对AWX格式红外云图三维仿真显示速度快,更好地反映了云团的空间分布特征,增强了云图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77.
天然半导体矿物金红石因结构中含有类质同象替代杂质元素V和Fe,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为改善金红石的日光光催化性能,在H2还原气氛下,对天然金红石粉末进行500~9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改性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a)表明H2还原处理显著改善了金红石在可见光区460~750 nm波段的光吸收,其中900℃处理样品的光吸收提升最为明显。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杂质元素V和Fe从高价态(V5+,Fe3+)向较低的价态(V4+,V3+,Fe2+)转化,同时金红石表面的化学吸附水含量也有所增加。本文认为H2还原热处理引起的过渡金属元素价态的改变,尤其是较低氧化态V离子(V4+和V3+)的形成,可能是导致金红石样品可见光吸收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根据金属矿山地测数据管理业务需求,首先剖析了巷道地质素描图组成要素,设计了基于MapGIS的巷道地质素描图的绘制流程以及绘制系统的组成模块。巷道地质素描图组成要素主要由基本信息、地层信息、构造信息、水文地质信息、刻槽样轨信息与样品化验信息组成。巷道地质素描图绘制系统主要由数据管理、坐标转换、巷道素描图模板自动生成、组成要素绘制、矿岩类型与面状构造、刻槽样轨自动生成、自动注记、巷道综合地质素描图生成等8个模块组成。接着,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组成巷道地质素描图空间实体对象及其实体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了支持巷道地质素描图自动绘制的逻辑与空间数据模型。最后,基于MapGIS平台及其组件式开发技术,实现了巷道地质素描图绘制系统,绘制了上海宝钢集团梅山铁矿巷道地质素描图,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矿山地质图件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应用的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总结了我国清末至民国初期(1840-1920)长达80年的铜矿开发概貌,按现行政区划共涉及12个省.对各省的铜矿,既扼要探讨历史沿革,又尽量地汇集具体产铜地名及有关地质矿产信息,对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铜矿开发史,系统地总结现代中国铜矿床的由来,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