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9篇
  免费   1881篇
  国内免费   2730篇
测绘学   1105篇
大气科学   2183篇
地球物理   2664篇
地质学   6192篇
海洋学   1012篇
天文学   356篇
综合类   720篇
自然地理   173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江淮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收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中国东部区域1991年和1994年这两个夏季旱涝典型年的降水状况、水汽输送及收支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形势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流经其上的东西向水汽输送的变化。南亚夏季风强弱的变化对江淮流域的旱涝形成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中国东部夏季的偏西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西南地区西边界,江淮流域夏季干旱年该地区西边界的水汽输入明显比洪涝年减少,因而在未来的中国东部旱涝预测中要特别重视西南地区西边界的水汽输送状况。  相似文献   
982.
2004年广东省干旱灾害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东省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度高的特点,以NOAA/AVHRR资料为数据源,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2004年广东省发生的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灾害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掩膜技术提取干旱分类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0月上旬全省部分地区出现旱情,10月下旬全省受旱总面积达到峰值,占全省面积的72.6%;11月上旬后期受旱面积有所减少,中旱、重旱区域有所增加,其后旱情总体呈减缓趋势,但在12月中旬出现了短暂的增加趋势.以11月上旬为例的干旱灾害分类研究还表明,水田、旱地、灌木、林地等不同的用地类型,其受旱比例依次递减.该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本次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过程,为相关部门进行干旱灾情评估、制定和实施抗旱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3.
为了理论上研究非静力滞弹性模式中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之间的搭配问题,以线性斜压滞弹性方程组为出发方程,导出解析的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同时在最优三维网格C/CP下进行离散,也导出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然后用图示的方法,比较了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格距下模拟解析解所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当垂直格距和水平格距相当时,在C/CP网格上对惯性重力波的频率、水平群速和垂直群速都能较好地模拟,产生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984.
分析了B/S结构的特点,列举把B/S结构应用于网站管理系统的优点。简要介绍A SP(A ctiveServer Page)的工作流程及运用A SP技术开发W EB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和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介绍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规划、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部分设计代码。  相似文献   
985.
吕静  陈春晓 《浙江气象》2006,27(4):37-42
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网上考试系统应用于气象部门的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系统总体结构,提供了一种应用SQL数据库以及ASP编程实现的网络考试系统,详细阐述了科目管理、随机生成试卷等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关数据库表的结构。  相似文献   
986.
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变化与副热带高压带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青藏高原上常规的台站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分析和研究了1993/1994年夏季5—8月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3年夏季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南,5—8月副高脊线北移过程中,还伴有准双周南北移动过程;而1994年夏季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5—8月副高脊线北移过程中,则主要伴有30—60d的低频变化的南北移动过程。同时,在分析青藏高原上的天气变化特征时,发现这两年高原东部的降水变化特征也有明显的不同,夏季高原上降水的活跃和中断与副高脊线南北移动变化有类似的特征。因此,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移动可能与高原东部降水的中断/活跃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7.
夏季青藏高原TBB低频振荡及其与华中地区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17年(1980—1994年和1997—1998年)逐候GMS TBB资料,对华中地区夏季旱涝年的TBB候距平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TBB的低频(10~20天和30~60天)振荡及其同华中地区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27°~30°N,90°~100°E)是低频振荡最为活跃的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华中地区TBB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涝年比旱年更为显著。对华中地区旱涝而言,青藏高原东南部的30~60天振荡比10~20天振荡敏感性要强。华中地区涝(旱)年,青藏高原东南部存在较强(弱)的低频(30~60天)TBB负值中心,其影响方式有的自西向东传播,有的同华中地区低频(30~60天)TBB同时加强或减弱。青藏高原低频(30~60天)TBB的负值位相有利于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88.
989.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mainly exhib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Quasi-bi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30 yrs, and is in the period of weak rainfall at interdecadal time scale. SST anomalies (SSTA) of Nino3 are the strongest precursor of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The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from previous November and persist stably to April. Nino3 SSTA in the previous winter affects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through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low wind in spring. When Nino3 SSTA is positive in the previous winter, spring subtropical high is intense and westward, South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ascending airflow at the edg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ing to South China is intensified by anticyclone circulation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So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is heavy. When Nino3 SSTA is negative, the subtropical high is weak and eastward, South China is far away from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descending airflow,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ing to South China is weak because low-level cyclonic circulation controls areas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and north wind prevails in South China. So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is weak and spring drought is resulted.  相似文献   
990.
考虑在可数背景状态下,时间离散的拟生灭过程(QBD过程)平稳分布的尾概率的渐近态。通过对QBD过程某些条件的限定,应用马尔可夫更新定理,得出在一定合理的条件下,当水平趋于无穷时的尾概率的几何衰变。通过初等方法,将该结论应用于时间离散的加入最短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