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33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477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2 毫秒
941.
利用手持式超站仪配合实验形数法测定林分特征参数的原理与方法,可以迅速精确获得树木树干的胸径、树高、材积、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林分胸高断面积、林分平均高、林分平均株数、蓄积量和生长量等数据。文章提出了观测五棵树构成样地的森林计测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此方法比传统的森林调查技术更加精确和高效。  相似文献   
942.
低纬子午环的高度角传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低纬子午环对高度角传动的要求和传动机构的结构,叙述了微动机构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临时补救措施,文中还介绍了与高度角传动有关的水平轴卸荷方法以及由此引起的水平轴轴窜和叉臂变形现象,并且陈述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43.
针对光学测角资料给出了一种多点高斯定轨方法,该方法公式简单,容易推广使用。经实测计算表明,观测资料分布较好,该方法对于较大的偏心率和小偏心率轨道计算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4.
折射延迟改正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一些主要的天顸延迟改正模型,并对几种连分式形式的映射函数模型作了归纳后,认为:前者只能都基于大气球对称分布模型,采用差不多相同的各向同性的改正模型,各种映射函数模型的连分式之间,差别仅是形式上的,没有实质性差异。文章利用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表列数据作模拟计算,求解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证明,可以用天文大气折射定值作模拟处理,得到折射延迟改正模型中的所有参数,并得出结论:映射函数的形式是次要的,随着项数的增加,都能提高模拟精度。文章给出了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945.
基于多波束测深的地形定位是水下潜器导航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高精度快速重采样是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的前提。传统的实时抽稀方法因对多波束测深数据模型的过分简化而效果欠佳。参考Douglas-Peucker算法和点云数据抽稀方法,采用角度-弦高联合准则对多波束每ping数据进行抽稀处理,参考导航地形图对抽稀后的多ping数据基于点云离散度进行二次抽稀处理,从而实现多波束测深数据的高精度快速抽稀处理。典型的数学仿真地形和实测多波束条带数据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抽稀方法数据抽稀率仿真地形在85%以上,实测地形在90%以上,数据抽稀前后点云构成的曲面DEM误差在3%以内,并且算法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6.
作者对不同内倾角海螺笼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水槽中,观察了4种不同内倾角(35°、45°、55°和65°)的海螺笼对脉红螺的诱捕效果,同时还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海螺笼诱捕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海螺笼捕捞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内倾角对海螺笼诱捕效果影响十分显著(P<0.01),其中内倾角为4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最好,内倾角为35°和55°的海螺笼较好,而内倾角为6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则最差。同时发现,内倾角对脉红螺的个体大小具有选择性,随着内倾角的增大,壳高<7cm的个体占相应笼诱捕总数的百分比越来越小。光照对海螺笼的捕捞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温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7.
针对导航实验室内部子午线基准的测量,提出利用电子经纬仪和授时GPS组合使用,构成一套自主式测量系统。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测量精度为1.9″,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48.
台风模型风场建立及其模式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侯一筠  孙瑞 《海洋科学》2013,37(11):95-102
对0814号台风进行了增水模拟,以及建立一个适合0814号台风类型的模型风场,用于将来的风暴潮模拟。文章使用香港天文台数据进行增水模拟验证,在模式未考虑气压、远程天气、径流等因素对增水作用下,模式将误差控制在20%以内,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建立风场模型中,首先,通过对比已有圆对称风场模型,确认Dual模型更为合理;其次利用藤田公式对参数化流入角进行修正,对风场的流向与温度、强度建立联系,并讨论流入角度变化对增水影响;再次,通过叠加移动风场,获得右侧风速偏大的风场,以及讨论其对增水的影响;最后,尝试添加背景风场,并对比添加前后增水变化,发现最大增水点附近增水降低,而台风中心附近和外围区域增水增加。本文认为公式叠加背景风场更加合理,选取背景风场数据最好不包含台风信息。此风场的建立主要为研究南海风暴潮变化机理及后报做铺垫。  相似文献   
949.
The ride-up and pile-up of sea ice have effects on the ice load of marine structure. The ride-up angl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ride-up and to determin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ide-up to occur. Some conclusions about the ride-up angle are drawn based on field-survey data in this paper. Thirty hummocks with full structure, formed by 0.4-1.6 cm ice 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Liaohe Estuary of the north of Liaodong Bay. After analyzing the cross-sections of the pile-up body, some conclusions on the ride-up angle are reach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ther the ride-up occurs or no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lope angle of the hummock. If the slope angle is greater than 10.31° , the ride-up can take pl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iding-up and piling-up, if the slope angle increases to 40.0° , the climbing-up process will stop and the drifting ice begins to accumulate in front of the hummock. The climbing process does not continue until a new slope angle, which is less than 28.0° , is formed. Meanwhile, the forming process of hummocks, which aremade up of 10.0 cmor 22.0 cmice layers, is proved to follow the rule.  相似文献   
950.
针对时间序列趋势转折点的提取,提出一种基于矢量转角和极值点相结合的改进算法,并应用到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中。结合地震对应规则,对山西断陷带北部小磨流动水准XM1-XM2测线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该算法可用于时间序列趋势转折点的自动提取,提高了人工判别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转折点的定量化识别;2)从数据统计的角度考虑,该测线与200 km范围内M4.5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预测效能评估结果R=0.63(R0=0.43);3)2000年以后该测线的地震虚报率较高,分析认为可能与远场强震引起的应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