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2006年10月采自长江巫山段一级支流大宁河河底的三根岩芯作了常量元素(K、Na、Ca、Mg)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稀酸可溶相常量元素的含量能够反映沉积物的特征和来源。大宁河中—上游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平均为23%,反映岩溶地区石灰岩风化的影响;而与长江交接处的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平均为10%,显示长江主流有明显不同的沉积物来源。三峡大坝的建成蓄水,水位提高,使得碳酸盐含量低的红色粘土进入双龙镇段大宁河沉积,造成碳酸盐含量、稀酸可溶相常量元素含量急剧下降、沉积物的颜色发生显著变化。受到蓄水作用的影响,大宁河泥沙沉积速率大幅度提高,自2004年12月蓄水以来,大宁河双龙镇附近沉积物厚达10cm以上。  相似文献   
72.
朱诚  卢春成 《地理学报》1997,52(3):268-278
根据对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文化间断、埋藏古树和历史资料探讨了本区全新世异常洪水频率的变化,共划分出4个洪水频率发期:第Ⅰ洪水期(8000aBP-5500aBP)共发生特大洪水9次;第Ⅱ洪水期(4700aBP-3500aBP),至少发生特大洪水9次;第Ⅲ洪水期(2200aBP-700aPB),共发生特大洪水52次,其中在小冰期最冷期(300aBP-100aBP)就有40次。前  相似文献   
73.
长江三峡狮子口地区断层最新活动年龄及工程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野外调查和验证,长江三峡狮子口地区的NNW向遥感线性形迹是地形、岩性和小型断层的反映。对区内断层带样品进行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判定出青林口断层在距今49×r04a曾有轻微活动,其余的四条断层第四纪(240×104a)以来无活动。地貌、地质和微震(M<3)分布表明,这些断层现代是不活动的,非控震构造,对三峡水库、大坝工程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4.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愿军 《地震地质》1991,13(3):249-257
本文讨论了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认为黄陵断块相对于周缘的差异性运动是存在的,最大年速率可达5—10毫米。跨断层的短水准结果以继承性断层活动为主,年速率在毫米级。水平形变网揭示仙女山断裂带近年来表现为左旋压扭性,天阳坪断裂带以右旋滑动为主  相似文献   
75.
赵永红  王航  邓凯  李小凡 《岩石学报》2016,32(7):2217-2224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对库区滑坡灾害的监测和机制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Terra SAR-X的强度图进行相关计算,求解出2009年5月20日至8月5日期间三峡树坪滑坡的形变场。该形变场特征和树坪滑坡体的地形特征吻合甚好,位移大小、方向和三峡大学对滑坡体的野外观测结果基本吻合。以此高精度位移场为外部约束,结合野外观测资料对滑坡体介质力学性质进行分类并选取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滑坡活动进行动力学计算模拟。计算过程中对滑坡体的滑动面形状、因降雨引起材料参数变化和三峡水库水位等因素分别反演和调整,得出符合其变形和发展过程的滑坡动力学特征。发现软弱带的物性参数决定滑坡体总体滑动量,滑坡体的物性参数决定位移分布的峰值位置。在确定了滑坡动力学特征之后,进一步讨论降雨和库区水位下降对滑坡产生的贡献权重,得出降雨是树坪滑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6.
杨敬之 《地质论评》1943,8(Z1):147-147
大巴山为中国主要山脉之一,这山脉的地质在西段早已有人调查,这里所指大巴山只是大巴山中段城口万源一带,这一带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与杨子三峡者相似,寒武纪下部为石牌  相似文献   
77.
针对现有地下流体观测仪器单一、结构分散,稳定性较差、故障多,功耗大、运行成本高,有线通信方式网络故障率高,易遭雷击等诸多问题,设计了一体化的数字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 并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8.
《中国地名》2012,(9):14-14
重庆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山城,丰富的巴渝文化、红岩文化、三峡文化、土家少数民族文化等资源赋予地名以多元化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彰显多元地名文化特色,促进了地名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9.
近30年三峡库区洪涝特征及建库前后致涝气候因子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峡库区1980—2007年逐日雨量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三峡库区洪涝变化特征,并对三峡库区洪涝典型年份大气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典型洪涝年份不同关键区水汽输送特征。近30年来,三峡库区洪涝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近年来,三峡库区年均洪涝和区域性洪涝强度均呈减弱趋势,而区域性洪涝较为频繁;大气环流合成分析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显著加强,导致经向性环流增强,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低纬北上暖湿气流交汇,有利于三峡库区降水,易于产生洪涝灾害;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在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的环流背景合成明显不同,蓄水前典型洪涝年份环流异常更有利于降水;在强盛的偏南气流影响下,蓄水前典型洪涝年份水汽输送指示特征较蓄水后的洪涝年份水汽输送更加明显,更有利于三峡库区降水;典型洪涝年2004、2007年,关键区水汽输送有明显的候变化特征,但在典型洪涝事件中各个关键区水汽输送指示特征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