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9篇
  免费   2242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测绘学   4531篇
大气科学   1279篇
地球物理   3227篇
地质学   4685篇
海洋学   1190篇
天文学   600篇
综合类   1194篇
自然地理   793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801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655篇
  2014年   1011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95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李虎侯 《地球学报》1998,19(4):377-382
本文阐述了在地学领域中,对地层的研究需要一个时间概念,早期用“断代”这个方法。年龄测定是从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开始的,以放射性核素特征为基础,把测年技术归为三类:单一核素的寿命;放射性衰变中的母子体关系,核辐射效应。而任何一种测年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对样品的要求,要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992.
太白维山火山岩系序列相划分及火山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白维山火山岩系为晋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产物。通过工作研究,确定陈我内岩系的岩石类型及空间分布;指出了两大岩系为两个岩浆源的产物及各序列相的成因类型;确定了水下火山碎屑涌流相的存在,并提出了对形成岩浆蒸气爆发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兰丁喀里山口和理塘海子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近2Ma来,青藏高原经历过5次冰期和4次间冰期。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的研究,对于完善大陆第四纪冰期序列、研究全球变化、认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八·五”短临预报的地震学攻关成果来分析福建地区的几个震例,检验其在福建地区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5.
Ce同位素——一个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样品的精确测定,获得了国内首批Ce同位素数据。所获的资料表明,自然界岩石、矿物中的Ce同位素组成有足够大的变化,在地球化学研究中是一个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器,它可以揭示其源区的LREE分馏作用特征和源区环境的性质,Ce同位素在研究漳矿产与洋是底环境方面也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6.
997.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特征及层序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共划分出三个层序(三级层序),层序Ⅰ不完整,层序Ⅱ和层序Ⅲ皆由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萎缩体系域三个基本单位构成。层序界面主要有区域构造运动界面和盆地构造应力转换面体系域转换界面两种类型。聚煤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发生在盆地低水位至扩张期,低水位和扩张体系域含有主要的煤层和油气母岩(生油岩)。  相似文献   
998.
赣西北地区双桥山群自上而下划分为修水组、安乐林组,共计11个岩性段,其时代属中元古代蓟县纪,并以近东西向褶皱叠加早期近南北向褶皱为主要变形样式。就该群构造样式、地层序列、变质温压条件以及沉积环境等进行简要论述与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区长期争议的“修水运动”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区侏罗系后城组地层发育着多组节理,根据其方位及相互关系,自早到晚分为5个节理组,其定向分别为174°、77°、58°、145°和119°,反映出节理形成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交替变化和偏转。岩石应变强度具有由弱至强,再由强至弱的演化趋势,而节理型式趋向不规则。区内节理多属构造成因,推测形成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近南北向的区域挤压过程。热液活动在区内节理形成之后,而后119°方位节理组发生右行走滑。  相似文献   
1000.
上新世湖相纹泥及其环境信息与时间标尺记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纹泥反映了湖相沉积物中特有的沉积韵律,是气候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产物。山西榆社张村地区上新世晚期的湖心相沉积中发育了极为完好的纹泥剖面。纹泥深浅相间形成清晰的纹理,分别代表夏秋和冬春。一深一浅组成一对,代表一年。纹泥层的单层厚度平均为0.12~0.25mm/条,薄者<0.1mm/条,厚者可达0.3mm/条。暗色纹泥层的厚度大于浅色纹泥层。暗色纹泥的有机质含量丰富,木本植物孢粉占优势,同时CaO的含量低;浅色纹泥恰好相反。湖相纹泥具有建立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和环境演化序列的特殊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