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57篇
  免费   8266篇
  国内免费   9095篇
测绘学   10533篇
大气科学   2371篇
地球物理   8135篇
地质学   27883篇
海洋学   3559篇
天文学   448篇
综合类   3270篇
自然地理   3819篇
  2024年   446篇
  2023年   1727篇
  2022年   2053篇
  2021年   2283篇
  2020年   1672篇
  2019年   2273篇
  2018年   1690篇
  2017年   1792篇
  2016年   1833篇
  2015年   2097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2244篇
  2012年   2629篇
  2011年   2567篇
  2010年   2243篇
  2009年   2336篇
  2008年   2371篇
  2007年   1996篇
  2006年   1949篇
  2005年   1733篇
  2004年   1811篇
  2003年   1747篇
  2002年   1666篇
  2001年   1612篇
  2000年   1345篇
  1999年   1244篇
  1998年   1186篇
  1997年   1104篇
  1996年   1113篇
  1995年   1104篇
  1994年   976篇
  1993年   837篇
  1992年   828篇
  1991年   730篇
  1990年   671篇
  1989年   555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3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11篇
  1954年   22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32.
当前,由于缺乏对气象服务投入量与产出量准确而完整的统计,要对气象服务的各种经济效益作出总体评价是困难的。然而,在专项气象服务中,却不乏原始、完整而准确的资料。作者从此出发,讨论了专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并通过实地调查,以彭州市气象局几项专项气象服务为例探讨了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33.
34.
流褶层与韧变带是地壳拉伸变形,顺层固态流变作用下的产物。流褶层是以原始层理为变形面或再经递进变形的褶皱变形岩层或岩石共生组合层位。韧变带具明显的层控性,受岩石成分和应变程度控制,不同环境和不同成分岩石的韧变带具有相异的组合型式和变形机制,井具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流褶层和韧变带可分属不同层位,但流褶层可实现向韧变带的转化。  相似文献   
35.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黄土高边坡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黄土高边坡进行可靠性分析,应用数学原理和优化原理,建立了黄土高边坡的优化模型,对铜黄一级公路黄土高边坡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际较接近.应用中易操作。  相似文献   
36.
北天山东段康古尔塔格带是晚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碰撞的结果。它是一条复杂的、强烈的高应变带.并具有独特的变形机制、应变序列以及构造变形。本文运用构造-地层研究方法对该碰撞带的构造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7.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38.
提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种三维重力位场快速正反演方法。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算法作了行之有效的改进,通过对反演中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各种理论模型试算,得出保证迭代反演稳定收敛的准则,编制出可在微型机IBM—PC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自动正反演程序。本文还对各种不均质模型进行了模似计算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双层界面构造研究,揭示出了储油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9.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