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对四川盆地西部丘陵地区分布的几种黄色母质发育的土壤,以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与现有发生学分类进行参比,代表性剖面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土壤分别被划归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等3个土纲。分类系统更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62.
63.
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施测前后共历经4年方始完成,总控制面积约177.6平方公里。本文主要讨论了该网分区布设情况及总体平差的原理与方法,并对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过整体平差的结果可以满足1:10000测图的需要。该网的也是我国东南极中山于区的基础大地控制网。  相似文献   
64.
程炯  谢剑斌 《福建地理》2000,15(2):10-13
福建丘陵地区在土地利用上一直存在着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严重、地力衰退和自然灾害频发等障碍因素。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利用方向、农林牧合理布局、生态耕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65.
The complex spatiotemporal vegetation variability in the subtropical mountain-hill region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a multi-level modeling framework. Three levels - parcel, landscape, and river basin levels- were selected to discover the complex spatiotemporal vegetation variability induced by climatic, geomorphic and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nstruct the annual maximum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annual phenological cycle based on the 16-day time series of a5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datasets during 2OOl-2OlO. Results revealed that land use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overall vegetation greenness and magnitude of phenological cycles. Topographic variables also contributed considerably to the models, reflecting the positive influence from altitude and slope. Additionally, climate facto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precipitation had a considerable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the vegetation greenness, wherea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had strong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magnitude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The multilevel approach lead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ecosystem,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66.
安丘地震台位于安丘城东南9km处的丘陵地区。在沂沭断裂带中北部,东临安丘-莒县断裂。图1为安丘地震台位置。  相似文献   
67.
通过调查3个丘陵区的土地整治情况,按地形、地貌进行土地整治分区,讨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方法,分别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建设规模和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与质量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对调查区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8.
机载双天线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新技术。为了获取大面积高精度的DEM,在已有的应用机载InSAR数据生成DEM流程的基础上,引入精确干涉参数定标和区域网平差处理技术,提出了利用国产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生成丘陵地区大面积、高精度DEM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干涉定标、干涉处理、区域网平差、相高转换、地理编码和影像镶嵌;基于VC++开发了InSAR地形制图处理系统。以四川江油试验区4个条带、76景高分辨率机载InSAR数据为基础进行试验研究,生成了覆盖超过500 km2的高精度DEM。利用野外布设的角反射器检查点进行精度检验的结果是点位中误差为±1.188 m,高程中误差为±0.508 m。该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技术流程生成的DEM能满足丘陵地区1∶1万比例尺一级高程中误差的精度要求;机载InSAR可作为复杂地区大面积地形测图制取的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9.
明确塔基土壤理化性质对地表植被恢复的影响对山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建三明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塔基水土流失斑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覆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探讨影响塔基水土流失斑植被恢复的主要土壤特性。结果表明:塔基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元素含量、pH以及物理性黏粒含量与植被覆盖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而不是影响塔基水土流失斑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塔基土壤的有机质与植被覆盖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代表本底状况下层土的有机质含量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系数更高,表明塔基土壤的有机质主要不是来源于上覆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塔基区水土流失斑植被恢复起始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植被恢复程度的增加又会逐渐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以福建省永泰县同安镇西安、红阳、三捷3个村片区为例,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分析,探讨福州南方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降低,从建设前的1 122.62×10~3元,减少到建设后的1 112.96×10~3元,减少了9.66×10~3元,主要由于坑塘水面转变为水田,水域部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下降。(2)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维持水域原状,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用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水域面积或者适当控制农村道路用地规模来增加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在建设改造沟渠和田坎时可以融入生态设计的理念,改变沟渠和田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时的属性,增加沟渠和田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