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本文利用Kuperu—Raadu模型下电流暗条在垂直方向上的力平衡方程,研究McMath10662和McMath10607两个活动区中暗条电流的变化及其垂直运动的规律,探讨暗条和耀斑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具有镜象电流的日珥模型来描述爆发日珥是合适的;暗条长度可能与耀斑高度关系不密切,但电流暗条越长,对应的临界电流值越大。  相似文献   
113.
文章根据线性链老化、肖特基势垒理论,采用交流热稳定冲击实验,主要分析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在单、多脉冲进行测验的情形下,泄漏电流、压敏电压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进行单、多脉冲进行实验,在实验次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会产生老化;工频电流作用下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其抗雷电能力和稳定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选取长江下游地区7个地电台站,对2013-07-25 3:00~5:00同里高压直流换流站接地极注入4 516 A大电流,分析入地电流引起的地电场扰动方向的差异特性;另获取2015-06-22~06-23特大磁暴急始阶段的地电场变化幅度,通过将扰动下变化量对正常日变化量进行放缩(取比值),对比2种扰动源的方向性规律。结果显示:1)同里极高压直流的入地电流引起的地电场阶变量具有与距离的平方负相关的特征,距离越近、引起的阶变量越大,经过日变化放缩后此关系更为显著;2)把入地电流引起的阶变在正交分量上进行合成,其合成量的方向基本指向(或远离)电流注入极,即入地电流的响应能够定位电流注入极的位置;3)对比空间磁暴急始引起的地电场变化发现,其扰动量大小不具有明显规律,正交合成的方位指向内陆。这一研究结果对定位高压直流干扰源有参考价值,本文的方法也有助于认识不明干扰源引起的地表电磁响应。  相似文献   
115.
地球内磁层场向电流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EE-1和ISEE-2飞船观测的磁场数据,分析了地球内磁层场向电流的统计特征,包括场向电流的空间(L值和地方时)分布;流进和流出电离层的场向电流随地方时的变化;场向电流发生率与地磁活动水平(以AL指数表征)、行星际磁场(IMF)Bz的关系,电流强度和密度随地磁活动水平的变化等.发现,场向电流大都发生在夜间,且集中在L为6-10区域内,场向电流发生率,强度和密度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增大,行星际磁场南向时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北向时的发生率.这些结果表明,内磁层场向电流的产生是太阳风和磁层、电离层间电动耦合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6.
简要回顾了全波整流器的新进展。介绍了一种实现全波整流的新方法。应用三个电流传送器和两个快速二极管,构成了一种新型电流模全波精密整流器。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电流模整流器的工作原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7.
118.
内磁层电流体系的地磁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Ⅱ区场向电流及其伴随的部分环电流和电离层电流组成的内磁层三维电流体系(PRFI电流系)的磁场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这一三维电流体系在中低纬度地面产生的磁场呈现出特殊的纬度分布:X分量几乎不随纬度变化,Y分量随纬度增高近似呈线性变化.这些特征明显不同于对称环电流的磁场分布特征(X∝ cosφ,φ是纬度,Y=0),也不同于DP2、Sq、L等电流体系的磁场分布特征.利用这一特征我们可以从地磁台子午链观测到的磁场扰动中分离出PRFI电流系的贡献.用1989年3月磁暴的实例检验了上述模型,观测结果与理论结果符合得很好.分析结果还表明,最大的Dst指数并不一定对应着最强的对称环电流.  相似文献   
119.
高玉芬  周耕 《地震学报》1990,12(2):159-165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沿120E经度线附近纬度均匀分布的十个地磁台站地磁静日变化水平分量的资料和主分量分析法,给出了详尽的Sq(H)季节变化随纬度分布的剖面及Sq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视焦点纬度.分析表明,Sq(H)中2的变化,主要由于电离层中等效电流体系对称轴偏离地磁轴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0.
为了研究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及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效果,以满足防雷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需要,根据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幅值资料,统计分析了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和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正闪和负闪电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差异较大,负闪电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比正闪电更集中,负闪和总闪电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基本相同;雷电流幅值强度大部分集中在10~50kA。根据IEEE推荐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表达式,拟合了不同极性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公式。雷电流幅值小于110kA时,采用IEEE拟合公式计算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较小;雷电流幅值大于110kA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随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采用该文给出的分段修订公式,计算在110kA以上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由IEEE推荐表达式拟合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负闪和总闪电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拟合效果明显比正闪电好,其原因可能与正闪电分布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