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7篇
  免费   2406篇
  国内免费   2758篇
测绘学   2102篇
大气科学   1928篇
地球物理   3911篇
地质学   6324篇
海洋学   2208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2406篇
自然地理   508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1710篇
  2013年   1095篇
  2012年   1317篇
  2011年   1366篇
  2010年   1231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185篇
  2007年   1008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1225篇
  2004年   990篇
  2003年   1094篇
  2002年   912篇
  2001年   791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593篇
  1998年   470篇
  1997年   430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43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992.
根据中国沿海全新世海进海退时代的一致性及对渤海沿岸平原、苏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牡蝠礁、贝壳堤底板和海侵层项板等古海面标志物的高程、年代及其与古海面关系的分析对比,消除了地壳运动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沿海全新世中期5000-7000aBp存在着+ 2~+3m的高海平面,它是当时全球温暖气侯通过海水温度—体积效应造成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eustatic change )的反映;同时区域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变化和水平移动对海平面的影响值得深人研究;此外大陆径流量,沿海降水量季及风环流的变化也可能对沿海海平面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腾冲综合土地单元图的编制与编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旭 《地理学报》1989,44(1):94-100
综合土地单元图是计算机制圈与地理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以我国云南省腾冲地区为例,着重介绍综合土地单元图的编制及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994.
由50余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讨论了该区的地壳-上地幔电性横向变化特征。按照上地幔第一低阻层顶面埋深,将测区划分为四类地区:浅埋深(55-90公里)、中浅埋深(90-110公里)、中深埋深(110-160公里)和深埋深(160-250公里)。讨论了本区六次大震例的深部电性背景。指出了上地幔顶部的梯度带地区、地壳内电性横向变化剧烈的地区和地壳内存在局部特殊增厚的低阻层地区将可以作为潜在震源区的深部电性判据之一  相似文献   
995.
陈伯舫  冯戬云 《地震学报》1988,10(2):192-205
本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研究转换函数和磁场振幅比的某些源场效应,这些物理量常用于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我们研究了几种水平均匀源场的情况,其中包括圆偏振的源场和极化方向不同的几种线性枞化源场。结果表明,即使在最简单的均匀水平源场的情况下,磁场振幅比肯定受源场变化的影响。然而,单台转换函数就不受均匀水平源场性质变化的影响。因此,转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适用于监测地震前兆,尤其适用于中低纬度地区,因该地区的源场垂直分量比较小。   相似文献   
996.
夏县台D_1热水井水氡在1986年运城震群前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是当时的前兆之一.本文结合本区的地质构造及热水的成因,分析了D_1井水氡变化的规律及干扰因素,提出了识别水氡异常的数学模式、初步分析了D_1井水氡异常与运城震群的对应关系,并对异常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确认了D_1井对地震前兆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五级以上地震的时间间隔分布情况,发现我国大陆M_S≥5.0地震的时间间隔ΔT与其频次N_(ΔT)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式:lgN_(ΔT)=2.14-0.15·ΔT本文还讨论了我国大陆出现长期无五级以上地震后,是否将有七级地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石炭纪古生物地理与古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沉积及生物群出发,结合世界构造古地理和气候分带,将中国早石炭古生物地理分属三个生物区,即华夏生物区,中蒙海生物区和东冈瓦纳生物区。晚石炭世的生物分区与早石炭世大体相似。中国早石炭世的古气候分为华夏热带—亚热带区,准噶尔—兴安北温带区和西藏南部南温带区。其界线大致与古生物地理分区相合。晚石炭世中国气候分带与早石炭世相似。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中国油气区大地构造的历史因果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观点,就体现历史特点的大地构造体制来说,可将中国的油田划分为地槽型,地台型及地洼型三种类型,以现阶段的动力环境而论,则可将中国油气区划分为地幔汇聚型油气域和地幔扩散型油气域,并可进一步暂分为四大油气区,即陆缘海扩张型壳体油气大区,东部拉张型壳体油气大区,中部张一压型壳体油气大区和西部挤压型壳体油气大区,各大区成油气建造组合的大地构造类型,油气形成条件、油气藏类型、产出特点及分布规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各壳体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壳体运动过程和动力学性质,以及各壳体的深部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