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512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5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地震学会各位会员:2006年世界空间研究大会将于2006年7月16日—7月23日在京举办。会议由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航天局,国家基金委,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主办。CNCOSPAR,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72.
2006年5月29日至6月9日,由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主办的第3届区域气候模式理论和应用研讨会(Third ICTP Workshop on the Theory and Use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s),在意大利的滨海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ICTP的所在地)举行。与会人员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员。高学杰研究员代表国家气候中心,是会议的5名组织者之一,与国家气候中心徐影博士,研究生张冬峰、石英、曹丽娟,访问学者徐集云(浙江省气象局)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研究生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3.
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于10月9~1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承办。学术大会的主题是“中国第四系的多样性与全球变化——过去、现在和将来”。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专家学者、第四纪学术界的老同志和研究生约400多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组织了特邀学术报告,安芷生、汪品先、吴新智、丁仲礼院士分别以“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一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低纬过程的轨道驱动”、“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学说在中国的实证”和“亚洲季风演化同全球冰量变化的可能联系”为题,对涉及我国第四纪的重大问题做了十分精彩的诠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大会还就石笋、人类活动及效应和中国古人类演化的行为模式请有关专家做了综述性学术报告。大会期间,近300名学者就中国第四纪研究中获得的最新成果分为15个专题,在分组学术讨论会上做了口头报告,近40名代表就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了展板交流。  相似文献   
7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1):F0002-F0002
陈梦熊,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国土资源部咨咨询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17年10月12日生于南京,原籍浙江上虞。1942年昆明地质系毕业,同年考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西事地质矿产调查,并曾参与黄汲清主编的中国图工作。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期担任地矿部水文地质局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曾先后参加宝(鸡)——成(都)线、成(都)——昆(明)线新线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以及葛洲坝水利工程勘查工作;组织领导并完  相似文献   
75.
汪杰 《安徽地质》2006,16(1):4-4
为期五天的大别山地质现场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6至10月20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兄弟地调院的90余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共同主办,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76.
丑纪范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2):F0002-F0002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相似文献   
77.
2007年12月19日上午,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的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成立和挂牌仪式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会议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8.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4):406-406
<李星学文集>于2007年6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文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植物学与孢粉学研究室<李星学文集>编辑组编辑,较全面地反映了李星学院士的学术成就与治学风格,选录了李星学院士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论著59篇,涵盖了古植物学、生物地层学和古人类学.  相似文献   
79.
本刊讯:第35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2007年9月16~2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葡萄牙分会承办。来自35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10人,分别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本次会议的主题“地下水与生态系统”。会议共设17个专题:(1)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及其对河流、泉水基流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2)地下水水质,在依存生态系统中面临的主要过程。(3)评估和确定在依存于地下水的生态系统中地下水自然与人工补给过程中的作用。(4)在生态系统和过程中地下水污染的影响。(5)…  相似文献   
80.
2007年4月28日至30日我会在北京举办了第11届学术年会。以会前编辑完成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增刊(300余篇论文)为依托,由9个大会报告、300余个分会场报告和十余份展板构筑了会议宏大的规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许志琴、贾承造、翟裕生、刘宝?,俄罗斯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