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梅雨起止日期及梅雨量的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服务角度对东阳市历年梅雨起止日期进行划定,重建了入梅、出梅、梅雨量的资料序列。研究表明,东阳梅雨具有明显的丰水期、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同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有较好的相关。在制作梅雨的长期预报时,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并考虑周期分析得到的预测结果。经试报表明,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2.
83.
孙永堂  蒋国镭 《地下水》1992,14(3):161-163
本文介绍了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地下水位埋深预报的原理及步骤,并通过实例对预报中出现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4.
根据15个表层沉积物丰、枯季粒度数据,综合运用Pejrup粒度三角图、粒径-标准偏差曲线以及粒度参数分析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南部宁海—西双河叶瓣潮滩丰、枯季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度存在季节性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同。丰季由于降水量大,总体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枯季沉积环境相对动荡,受现代黄河影响明显。粒度参数相互关系显示,沉积物在形成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分选,物质来源多样性与潮滩动力关系不大,且丰季与枯季物质来源不同。对比丰季和枯季沉积环境函数值,发现丰季受潮汐余流影响较强,以浅海沉积为主;枯季在黄河及沿岸河流影响下,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85.
于2014年1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对鄱阳湖湖水进行采集,测定相应的理化参数、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结合初级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估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析湖区初级生产力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枯水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波动范围为83.50~355.43 mg C/(m~3·d),平均值为193.33 mg C/(m~3·d),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水体类型的影响,枯水期初级生产力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呈负相关,其中与铵态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枯水期不会出现营养盐限制现象;丰水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波动范围为113.80~1134.06 mg C/(m~3·d),平均值为412.12 mg C/(m~3·d),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主要受河流注入的影响,丰水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总磷及悬浮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由于悬浮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鄱阳湖丰水期会出现磷营养盐的限制;鄱阳湖整体平均流速约为0.28 m/s,易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南鄱阳湖平均流速约为0.21 m/s,而北鄱阳湖平均流速约为0.35 m/s,所以南鄱阳湖比北鄱阳湖更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并暴发水华.  相似文献   
86.
面对珠江水量统一调度的新要求,采用Copula函数对珠江流域内3个控制性水文站的径流量进行研究,分析其丰枯遭遇概率。结果显示:1)三大水系两两间丰枯同步的概率大于丰枯异步的概率(汛期西江和东江除外),其中北江与东江径流量一致性较好,丰枯同步的概率最大,其中全年丰枯同步的概率高达69.88%,汛期丰枯同步的概率为63.36%;西江与东江丰枯同步的概率最小,汛期只有47.88%;西北江丰枯同步的概率居中,全年、汛期和非汛期丰枯同步的概率分别为55.10%、56.02%和50.12%。2)三大水系三维联合分布研究表明,三大水系丰枯同步的概率在全年、汛期和非汛期均较大,依次为40.16%、38.11%和36.49%,其中同丰和同枯的概率远大于同平的概率。3)利用三大水文站的联合分布,可获得各水文站不同径流量遭遇的概率,以及特定概率下各水文站径流量的可能组合,可对珠江水量统一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东江流域在广东省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域内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3大水库的来水量直接影响区域生产生活供水.面对水库群联合调度新要求,本文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3大水库入库流量的二维和三维联合分布,分析其丰枯遭遇概率,主要结论如下:(1)3大水库两两间丰枯同步的概率大于丰枯异步的概率,非汛期丰枯同步的概率大于汛期.其中,白盆珠与新丰江、枫树坝丰枯异步的概率相对较大,这为其与另两个水库丰枯互补提供了可能;(2)三维联合分布显示,3大水库丰枯同步的概率在全年、汛期和非汛期均较大,依次为42.29%、41.74%和51.99%,其中同丰和同枯的概率远大于同平的概率.枫树坝与新丰江对下游具有补偿能力的概率分别为29.81%和23.03%,不具有补偿能力的概率分别为32.75%和22.32%;(3)利用3大水库的联合分布,可获得各水库不同入库流量遭遇的概率以及特定概率下各水库入库流量的可能组合,对3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8.
太湖流域2012年枯水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典范对应分析(CCA),于2012年研究太湖流域枯水期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9种,分属7门71属.太湖中蓝藻门密度占总密度的95.8%,为太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铜绿微囊藻占总密度的86.7%,为太湖的绝对优势种.太湖流域水系中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的密度之和占总密度的92.2%,成为太湖流域水系中的优势种群.其中硅藻门中的小环藻、蓝藻门中的惠氏微囊藻为优势种(属),密度分别达到17.4%、10.3%;鉴定出浮游动物27种,主要为枝角类的象鼻溞、网纹溞和桡足类的哲水蚤、剑水蚤.太湖中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65.1 μg/L,枝角类的象鼻溞和网纹剂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8.7%和5.1%;桡足类的哲水蚤和剑水蚤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5.9%和22.5%.太湖流域水系中浮游动物生物量只有21.8 μg/L,主要为枝角类的象鼻溞、桡足类的哲水蚤和剑水蚤.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太湖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宜溧水系,然后依次为运河水系、出湖水系、苕溪水系;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则是太湖最高,其次为苕溪水系,然后依次为宜溧水系、出湖水系、运河水系.CC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与硝态氮、总氮、总磷呈显著相关,而浮游动物分布主要与硝态氮、溶解氧、温度呈显著相关.浮游动植物优势种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秀体溞、基合溞和温剑水蚤与硅藻呈显著正相关;蓝藻与象鼻溞、网纹溞、汤匙华哲水蚤等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89.
鄱阳湖流域5大水系来水变化与湖区水文极值事件有密切关系,研究径流变化特征与丰枯遭遇规律对区域防洪抗旱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opula函数构建了鄱阳湖水系多维径流联合分布模型,采用特枯、偏枯、平水、偏丰和特丰的径流丰枯分类,定量研究了鄱阳湖5大水系丰枯遭遇的问题,探讨了多维丰枯遭遇同步联合概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水系河流之间的径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Gaussian Copula函数能较好地模拟二维至五维的径流联合分布.多条河流的丰枯遭遇随着维数的增加,丰枯组合增加,丰枯同步的联合概率明显下降,且丰枯同步的最大联合概率趋向于丰枯两端.对于相同的概率区间,非汛期径流的丰枯同步联合概率明显大于年径流和汛期径流,而年径流和汛期径流之间的丰枯同步联合概率差别较小.同处于流域北部或南部或相邻的河流之间的组合,其同步联合概率相较其他组合大,而南、北河流组合的同步联合概率相对较小.该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旱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姚建栋 《水文》2012,(1):69-72,91
二河闸节制闸作为洪泽湖洪水出流的主要水利工程,在其控制运行中多次出现淹没式堰流流态,推求该水情条件下的流量一直采用的是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为了能够更合理地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出流规律,从而使流量推求更加精确,根据二河闸淹没式堰流流态下的历年实测流量资料,对其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率定出二河闸丰水期淹没式堰流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