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513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1.
流域产沙中的地理环境要素临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流域产沙中的环境要素临界是指在气候、下垫面、人类活动影响下, 流域产沙量发生突变的环境要素特征的转折点. 已往有关流域产沙的临界研究主要注重自然带的影响, 而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研究甚少, 尤其是对流域产沙中的复合环境要素临界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研究表明, 流域产沙受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与综合影响.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 定量得出黄河中游河口镇-潼关区间影响流域产沙的环境要素复合临界.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岩石“全曲线”测试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液伺服岩石压力试验机工作机理的角度,对目前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以下简称“全曲线”)测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全曲线”测试的2个问题,即如何测出“全曲线”;如何使测出的“全曲线”真实反映岩石的力学特性,并将其用到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基桩有效桩长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超长单桩静载试验成果、工程实践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中,论证了普通单桩存在有效桩长。深入解释了有效桩长的含义,指出了与临界桩长概念有区别。在分析目前有效桩长定义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有效桩长定义。明确了研究普通单桩有效桩长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合理确定有效桩长就是合理设计桩长。  相似文献   
14.
慢地震慢前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岩石高温高压破裂实验与有机玻璃破裂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地震波形记录(观测资料)与试样破裂波形(实验资料)对比、地震前后定点应变与主破裂前后应变形态变化的对比,认为慢地震是临界或亚临界破裂或预先滑动所致,是低频应变波动。它是材料屈服、弱化或塑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慢前兆则是临近大地震(大破裂)前出现的诸如形变、低频地震波(破裂弹性波)等的短期及临震前兆现象,它比较可靠。但由于许多岩石主破裂前并无明显的临界破裂或预滑动现象,也并非所有岩石都一定出现明显屈服,所以也并非每个地震前都有慢地震,因此,也就不一定都出现低频波动。从而,也并不一定都出现相同的短期、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城市火灾中关键气象因子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武汉市1980-1991年逐日火灾气象资料,分季统计逐个气象因子不同间人的火灾率序列,再作最佳曲线拟合和相关普查,结果表明,与火灾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依次为当天14时相对温度,气温日较差,连旰天数,当天最大风速。火灾率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与当天降雨量不相关,与其余因子为正相关,拟合曲线在火灾多发,少发处均具有明显的气象临界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临界自组织现象和重整化群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地震的自组织临界行为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并就这一领域中的一些概念和观点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已有的建筑经验,应用明特林应力分布理论及双层地基概念和土的临界应力的分析,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沉降计算方法,并论证了在第三类土层排列区(即埋深30~40mm的⑦层粉砂层)超高层桩基设置的可能性,以大大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8.
灌注桩临界位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荷载传递法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实测资料的分析,指出了灌注桩临界位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正确认识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和优化灌注桩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泥土桩单桩荷载传递及临界桩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雄志 《岩土力学》2004,25(9):1491-1494
将克拉夫-邓肯模型作为传递函数,对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及临界桩长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桩周摩阻力的分布及发展规律,并详细讨论了临界桩长的确定标准及各种因素对临界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形式的柔性桩。  相似文献   
20.
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根据数年来的调查观测研究和工作实践,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预警分类体系,包括按物理参量划分的空间、时间与强度预警和按诱发因素参量划分的气象、地震与人类活动预警以及多参数、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预警。初步创建了区域性滑坡泥石流灾害暴发的两种预警理论方法,一种是基于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图的预警方法;另一种是基于GIS的地质环境空间分析预警理论方法,通过计算预警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来实现。阐述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的技术和行政工作程序,指出建立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相耦合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方法是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