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467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受界面效应影响,毛细水在层状土中运移规律还难以用描述均质土中水分运移规律的Lucas-Washburn(LW)渗吸模型进行描述。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层状土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分布式的主动加热光纤法(简称AHFO)监测毛细水上升过程。根据AHFO测试结果,进一步对LW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用于描述层状土中毛细水上升规律的ILW模型,并对ILW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当毛细水湿润锋抵达“黏土(下部)-砂土(上部)”界面时,会产生“毛细屏障作用”,从而导致上部砂土中毛细水含水率急剧下降;(2)“毛细屏障作用”由砂土和黏土中的基质吸力不均衡造成,基质吸力大小由含水率决定;(3)当毛细水湿润锋抵达“砂土(下部)-黏土(上部)”界面时,在界面处出现“反毛细屏障作用”,从而导致上部黏土层中的含水率比相邻下部砂土层含水率更高;(4)虽然常见的LW模型可准确预测均质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及速率,但受“毛细屏障作用”和“反毛细屏障作用”影响,LW模型在层状土中失效;(5)相比LW模型,ILW模型精度更高,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层状土中毛细水上升规律。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主动深度学习提取极化SAR影像建筑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利用传统监督分类方法从极化SAR影像中提取建筑区存在标记样本数量不足、难以挖掘有效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极化SAR影像建筑区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自动编码器对训练样本训练得到初始分类器;接着利用主动学习得到未标记样本中最富有信息量的样本进行人工标记;并将标记好的样本加入到训练样本中重新训练分类器。分别采用RADARSAT-2和ALOS-2极化SAR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SVM方法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加入主动学习后建筑区的提取精度都有所提高,而主动深度学习方法的提取效果优于主动SVM方法。  相似文献   
23.
吴伯荣  徐根福 《华南地震》1995,15(2):91-93,72
提高台站观测工作效益,重点在于抓好台站观测资料的质量,台站观测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观测台站工作中紧紧抓住三个环节:应用现代观测技术;依靠科学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年来在仪器设备陈旧,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和台站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结构法,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推导了分别安装三种结构控制措施的受控结构在频域中的运动方程,数值仿真分析了某36层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及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ATMD或MTMD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所减小;当采用MR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程度的减小。由此看来,在设计软土地基上高层结构的结构控制措施时,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25.
频谱成像技术在稠油热采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谱成像技术可有效的描述地质反射层厚度的非连续性和岩性的非均质性,其在理论上主要是依据薄层反射的调谐原理,过去通常采用以离散傅里叶变换为基础的算法,但是,该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为估算的地震振幅谱的重要特征是所选时窗长度的函数.如果所选时窗过短,振幅谱会与变换窗函数褶积,失去频率的局部化特征,而且过短的时窗会使子波的旁瓣呈现为单一反射的假象.增加时窗长度,会改善频率的分辨率.但如果所选时窗过长,时窗内的多个反射会使振幅谱以槽痕为特征,很难分清单个反射的振幅谱特征.由于在实际运用中,以傅里叶变换相关的算法的时窗问题,难以选择好时窗长度,而且无法定量分析时窗长度产生的偏差,因而会使振幅谱的估算产生偏差.以小波变换为基础的时频分析技术成了非平稳性信号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已取代了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以小波变换为基础的瞬时谱分析技术能得到精确的时频分析结果,同时避免了时窗问题.它反映出了储层在纵向上时间及厚度上变化情况和横向上的地质不连续性的信息,因此能使解释人员快速而有效地描述储层特征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26.
植被覆盖地表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万侠  王娟  刘凯  钟凯文 《热带地理》2007,27(5):411-415,450
主动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并对地物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特点,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和光学遥感获取土壤水分的局限。文中在分析植被对微波信号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基于主动微波遥感监测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原理和方法,指出利用,宋朝景“水-云模型”从总的极化雷达后向散射中去除植被影响后,能够改进后向散射系数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ENVISAT ASAR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获得的土壤含水量数据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作物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的估算算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以提高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后,在该区进行的大地电磁跟踪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所观测的视电阻率随时间没有大的变化,在观测误差范围内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据此判定震后一段时间内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8.
引言在地震监测工作中 ,值班人员一直希望有一种性能完善、运行可靠的报警装置 ,这种装置不仅能在地震触发、数据通讯中断与恢复时 ,及时发出声音报警 ,并且能以图像形式显示出地震方位及时间 ,更好地为速报人员提供方便 ,为此 ,我们研制了 LN-SSBJ-I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实时报警系统。1 结构与功能1 .1 报警系统结构“报警系统”的外观正面是一幅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分布图 ,在每个遥测地震台站的位置上安装一只双色发光二极管 ,以不同颜色表示正常情况、地震事件或通讯故障。在地图的右上角装有 6位 LED显示器 ,用以显示地震或故障…  相似文献   
29.
阅卷是门艺术,是师生间心灵对白、情感交流的过程。阅卷中因“才”施教的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寄予厚望,能根据学生成绩和性格特点把冷冰冰的分数转变成温暖的批注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30.
威海-蓬莱活动构造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蓬莱断裂带是山东半岛北部最重要的一条构造带,也是华北地区张家口-威海构造带的组成。通过东、西部侵蚀面高度统计、河长分形统计、河网密度统计和地震震中密度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断裂带具有东、西分段特征。西段自新构造晚期以来的活动性较强,是今后地震及其地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的重要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