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435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8年   2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今年以来,左权县采取五项措施,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左权县国土资源局在全县范围内对所有持采矿许可证矿山企业和空白区开展了全面排查。同时,该县围绕查处非法占地、打击私挖乱采、排查超层越界和  相似文献   
882.
石灰岩和白云岩都是海相地层中化学沉积岩.现代海水中每公升含钙400毫克,含镁1.35毫克,当它们与溶入水中的CO2结合时,钙就会以方解石CaCO3形式沉淀下来,而镁则以碳酸镁钙[CaMg(CO3)2]即白云石矿物沉积下来.由于海水中Mg很低,所以正常海水沉积中要沉积白云石就很困难了,正常开放水域的海水是难以沉积白云石的,只有在封闭一半封闭的海湾中,受太阳暴晒,海水被剧烈蒸发,海水中钙镁成分在高度浓缩环境下,才可能沉积白云石.因此早古生代的地层中凡属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必定是不正常的泻湖(封闭一半封闭海湾的地理名称)环境.山西寒武系的上部,奥陶系的下部就是这样的沉积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白云岩是用来做钢铁工业中碱性熔剂和耐火材料,如定襄大关山白云石矿是属太原钢铁公司的一个附属企业,白云石被太钢做炉料(每吨钢需白云石13.6~ 59公斤),那时工业要求白云石中MgO达到16%即可开采.  相似文献   
883.
基于北京五里营井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Ms8.0和日本Ms9.0地震前后的水位、水温变化,发现两次地震前后北京五里营井水位、水温的变化为震前上升、震后恢复,两次地震前后变化基本一致,不受地震方位和震中距离的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是井孔区域受地震波的作用,岩石中裂缝系统出现弹一塑性的张开和闭合,而张开程度小于闭合程度,岩石的孔隙度减少,含水层被压缩,致使井水位出现明显的抬升;而地下较热的水上涌是导致水温突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4.
隆庆五年(1571年)蒲州地震,独见于山西襄汾县辛建村<重建三圣楼记>碑文:"尝稽史策,地震之事,三代以前罕闻者,自汉以后,代代有之.从未闻有若元之大德七年、明之嘉靖三十四年、隆庆五年、及今康熙三十四年,如此之甚者也.  相似文献   
885.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是川西坳陷新场气田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对新场须五段泥质烃源岩进行了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新场须五段泥岩可溶抽提物姥植比介于0.26~1.70之间,C27-C29规则甾烷中C27和C29甾烷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1.2%和44.6%,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介于0.11~0.34,MPI1、F1和4-/1-MDBT均与成熟度呈正相关.新场须五段泥岩有机质生源中,陆源高等植物略占优势,但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泥岩主要沉积于湖泊环境,部分沉积于缺氧的盐水环境.成熟度对一些芳烃化合物指标具有明显影响,成熟度超过1.25%的煤系烃源岩样品的三芴系列和成熟度超过1.2%的样品的MDBTs/MDBFs比值不能直接用于沉积环境的判别.   相似文献   
886.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马五段上组合(马五4至马五1亚段) 细粒致密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取得新突破,展开对 低孔低渗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孔隙的成因研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阴极发光等测试,结合岩石物性分析,明确了细 粒白云岩储层的储渗特征、有利储层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结合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数据分析认为,研究区马五段上组 合储层岩性主要包括含膏模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等,储集空间以膏模溶孔、晶间(溶) 孔、非选择性角砾间 溶蚀孔洞为主,局部裂缝发育,属低孔低渗孔隙型储集层;位于高古地势、经多期岩溶(准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岩 溶) 叠加改造的膏晶模云坪是研究区细粒白云岩有利储层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887.
蒸汽注射法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并对包气带非水相液体(NAPLs)污染修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修复方法。为了探讨热蒸汽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和蒸汽注射技术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本文通过一维模拟柱分别开展了热蒸汽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实验和蒸汽注射修复氯苯实验。研究表明:模拟柱中给定点处温度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环境温度段、升温段和饱和蒸汽温度段3个阶段,随着温度锋面向下迁移,其迁移速度逐渐减小;模拟柱中的压力分布在蒸汽覆盖区域且空间分布呈线性规律,给定点处的压力随时间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水饱和度随蒸汽迁移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注入蒸汽质量流量为0.3 kg/h和氯苯初始质量分数为56.8 mg/kg的条件下,热蒸汽修复细砂中氯苯3.5 h后去除率达98.0%。模拟柱底部因蒸汽冷凝水达到饱和而产生出流液,出流10 min时出流液中氯苯最大质量浓度达到152.98 mg/L,70 min后出流液中氯苯质量浓度低于7.00 mg/L;介质中氯苯质量分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残留量为0.36 mg/kg。蒸汽注射法有效地改善了SVE(土壤气相抽提)法"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888.
氯苯甲醚类化合物(CAs)是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嗅味物质,在世界各地水环境中均可发现CAs的存在,CAs易在食物链中富集和放大,且随着氯原子取代数增加其毒性逐渐增强。水体中CAs属于痕量物质,检测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富集处理,以往研究大多是对单个物质进行检测。本文建立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湖库水中12种CAs的方法。对顶空固相微萃取过程中的萃取纤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及搅拌速率等实验条件进行对比和优化,确认了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80℃,离子浓度0.35g/mL,萃取时间40min,搅拌速率1150r/min,样品体积10mL(15mL萃取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性离子扫描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0ng/L,检出限为0.045~0.185ng/L,回收率为95.5%~115.1%,相对标准偏差≤13.02%。该方法相较于固相萃取及吹扫捕集法的检出限更低,对于样品浓度的变化感应度高,实验仪器的精密度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889.
李宇彤  蒋长胜 《地震学报》2010,32(6):680-695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中强震前是否存在与地震孕育过程物理相关的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利用"地震矩释放程度"m值对该地区第五活跃期内的5例中强震进行了时-空扫描研究.通过考察删除余震的影响,提取了MS5.0以上地震与地震矩加速释放相关的特征时、空尺度,并作为时-空扫描的模型参数.采用震前5个月逐月扫描的方式,得到了震前m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结果显示,其中4例在未来的震中附近出现稳定和集中分布的地震矩释放加速区.这表明东北地区中强震前的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矩释放加速扫描方法对判断未来可能的中强震破裂成核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采用相同的计算参数设置,还考察了震前破裂成核点的Benioff应变释放情况.结果显示,有3例在破裂成核点的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明显.这表明,对于东北地区的中强地震,利用矩释放程度时-空扫描寻找未来中强震的破裂成核点,尚需其它方法作为辅助.  相似文献   
890.
This paper describes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steady state periodic response of an oscillator with symmetric elastic and inertia nonlinearity. A new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motopy perturbation method (HPM) and an ancient Chinese method called the max-min approach are presented to obtain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The major concern i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se approximate methods in predicting the system respons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system parameters by examining their ability to establish an actual (numerical) solution. Therefor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nvenie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