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5篇
  免费   939篇
  国内免费   625篇
测绘学   1143篇
大气科学   527篇
地球物理   1032篇
地质学   1240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326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主要采用地表水灌溉 ,泉水为该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 ,该文利用 2 0世纪 90年代的测流资料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疏勒河中游泉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时间的延长 ,泉流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但下降梯度逐渐变小 ,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2.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孔径雷达(SAR)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利用SAR图像的相位信息提取地表沿雷达视线向的形变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阐述D-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该技术在地震监测,火山研究和细微的地表形变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析未来D-InSAR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城市的核心与基础,现有的万维网已经不能满足空间信息访问与处理的需要。该文对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和基础的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的基础理论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空间信息网格的若干关键技术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的特点与要求,并对空间信息网格服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比奥固结理论在堆载预压加固工程场地中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书平  刘祖德 《岩土力学》2003,24(2):307-310
运用平面应变比奥固结有限单元法,对南京某钢铁厂江边原料厂采用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处理的软土地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计算中将塑料排水板合理地简化成等效砂墙,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针对强夯法加固地基机理的流固动力耦合分析问题,本文考虑土体的几何非线性,建立土体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和整体流固动力耦合方程,给出土体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的迭代计算格式和流固动力耦合方程的解耦计算方法,并对一具体算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地基位移、应力等在强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精确模拟分析强夯加固机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6.
1995年永登地震山体变形计算机模拟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引起了黄土山梁的酥裂震陷,说明黄土在较小震级下也会有失稳现象.利用三维土体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永登地震山体变形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定量地分析了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77.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生态地理建模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尺度转换问题、跨尺度相互作用问题、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的关联问题和多尺度数据处理问题.由于生态地理问题的非线性、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和随机事件,简单的线性尺度转换方法远不能满足生态地理建模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地理建模中的时空尺度问题,除需要运用微分几何学和等级理论等经典方法外,还需要引入格点生成法和网格计算等现代理论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8.
图像分析方法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传统土地级别划分方法的优点,本文研究了将定级工作中的多因素层网格与多波段图像对应起来,形成运用图像分析方法处理土地级别划分的理论模型,把“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思想引入到定级区域的划分中来,充分发挥图像分析在多维分析方面算法成熟、手段多样的优点,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定级区域划分的工作。  相似文献   
79.
网格(grid)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且已经成长为高性能计算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将掀起第三代IT浪潮。网格技术包括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网格技术(计算网格)和面向信息服务的网格技术(服务网格)。网格GIS是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形成对用户透明的虚拟的空间信息资源的超级处理环境,即网格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0.
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及其地区差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河北省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484.4千hm2,其中小麦占37.8%,玉米39.7%;粮食、棉花、油料的种植比例为15.9:1.0:1.6。北部四地市粮食播面占全省的23.3%,南部七地市76.7%。2002年粮食总产2435.8万t,为1949年的5.2倍;粮食单产3756kg/hm2,为1949年的5.8倍;人均粮食362kg,为1949年的2.4倍。北部地区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7.2%,南部地区82.8%。据回归分析与双向差分建模分析,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3087.5万t,粮食单产4478kg/hm2,人均粮食460kg。据灰关联分析,影响粮食总产的主要因子有:粮食单产、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1978年=100)、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田化肥施用量与有效灌溉面积等。根据笔者预测,若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989万kw,农村用电量240.8亿kwh,农田化肥施用量356.1万t,有效灌面4549.2千hm2,则其粮食单产可达4664kg/hm2;若2010年仍保持2000年小麦播面所占比例(0.387),玉米播面所占比例达0.439,则其单产可达438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