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鄱阳湖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而水土流失又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鄱阳湖区水土流失的现状、类型、原因、危害等。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必须采用多种措施加紧对鄱阳湖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2.
人为因素对珠江三角洲近30年地貌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黄镇国  张伟强 《第四纪研究》2004,24(4):394-401,T001,T002
近二、三十年,珠江三角洲的218个围联成53个大围,堤线缩短。束水归槽,使水位呈上升趋势。河道大量采沙,使西、北江的分流比发生变化,相当于增加一条北江的水量和沙量向东四口门输送。控支强干,主要河道由淤转冲。来水量增多而河道比降变小,造成局部洪峰水位异常壅高。东口门伶仃洋水域面积的缩小、年均淤积量、浅滩面积的增长、港口的淤积等,都比西口门磨刀门显著。1966~1996年,平原扩展速率达160~260m/a,各口门延伸10~13km。伶仃洋围垦面积占可垦滩涂总面积的52%,磨刀门为88%。磨刀门的口门导治格局已基本形成,构成一个新的“磨刀门三角洲”。  相似文献   
113.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崩塌、海水入侵、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已成为造成我国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之一,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受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等不良自然条件的影响,广西是全国7个地质灾害多发省(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4.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地、长期地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  相似文献   
115.
对近年来发生的渔船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人为因素在导致渔船发生事故中的一般规律,探讨了为失误的机理,提出减少人为失误区、提高渔船航行安全的一些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渔船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内、外力作用造成地质因素的变化,形成对人类产生负效应的地质环境。这种变化直接地、间接地或潜在地威胁、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7.
黄河中游一级支流窟野河断流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立民 《地下水》2004,26(4):236-237,241
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近年来出现严重的断流现象,分析了引起窟野河断流的原因,认为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窟野河断流,但主要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炭资源的大面积连片开采引起,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8.
首钢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鹏  孙天河  袁国礼  黄勇 《现代地质》2012,26(5):963-971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首钢地区表层土壤中Fe、Cr、Ni、V、As、Cd、Pb、Cu、Zn、Hg 10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0种元素可以归结为4类:第一类Ni、V、As的含量低于自然背景值,主要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二类Cd、Cu、Pb、Zn的含量已经超出自然背景值,其中Cu、Pb、Zn属于轻度污染,Cd属于中度污染,这一类元素主要受到交通和冶炼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居民区;第三类为Fe、Cr,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厂区和部分居民区;第四类为Hg,Hg因其是一种非点源污染的元素而单独聚为一类,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且高值样点位于河流区。总体而言,首钢地区表层土壤已经受到部分污染,需密切关注其对环境的危害及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本研究对该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9.
草原生态是指草原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草原生态恶化受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本文立足引起人们关注草原的未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挽救草原生态恶化,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0.
董玉祥  李森 《地理科学》1999,19(1):35-41
利用最新的普查数据,首次详尽分析了该区土地沙漠化的类型,面积,分布及危害,通过对其沙漠化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辅以定量方法系统阐述了该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并探讨了藏南河谷农牧区人为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