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表明淡水利用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大于冰川融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日,日本科学家Yadu N.Pokhrel等通过计算全球陆地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建立陆地蓄水量人为因素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相关综合模型,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52.
30a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及海底冲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Kriging网格化等方法,构建了伶仃洋1990年和2008年2期海底地形四维时空模型,结合210Pb测年,分虎门区、淇澳岛区、伶仃洋浅滩区、伶仃航道区和铜鼓航道周边区等5个亚区定量分析了1975年以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和海底冲淤时空变化。30a来,全区陆地面积增加216.0km2,水域面积减少84.6km2,滩涂面积减少131.4km2,水域容积减少19 783.7×104 m3,年均淤积量达到477.4×104 m3,河口整体处于不断淤浅萎缩中。5个亚区的年冲淤量分别为-236.6×104,135.3×104,663.7×104,-452.7×104和367.7×104 m3;平均冲淤速率分别为-4.46,0.93,1.27,-5.49和2.93cm/a。虎门区和伶仃航道区总体水深加深,其他区域水深变浅,铜鼓航道周边淤积最为严重。虎门区水深加深主因是自然冲刷和人工采砂,伶仃航道水深加深是人工清淤的结果,铜鼓航道为新开挖的人工航道。受人工疏浚抛泥影响,各航道两侧水深明显变浅,其他区域水深变化系三角洲自然演变结果。随着伶仃洋两岸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已成为该区海底地形地貌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我省地域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随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给国家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严重制约了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的情况下基本摸清了我省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及危害情况,在此基础上本人对全省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在神府-东胜矿区人为泥石流沟道广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人为泥石流形成的面体物质补给特点;(1)矿区建设过程中(包括采煤,修路,采石,基建等)的弃土弃碴是主要补给源;92)工程建设加大临空面;改变了沟口侵蚀基准面,由此而激发的重力崩塌及加速的沟床溯源侵蚀是潜在的补给来源;(3)人为活动导致环境破坏,加速的土壤侵蚀是泥石流细粒物质的主体补给源。  相似文献   
55.
利用最新的普查数据,首次详尽分析了该区土地沙漠化的类型、面积、分布及危害,通过对其沙漠化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辅以定量方法系统阐述了该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并探讨了藏南河谷农牧区人为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56.
2005年世界和中国灾害的一些指标明显超过2004年。在分析成因时,除了自然原因外,还存在人为因素。在抗击自然灾害中,世界各国协同救灾。2005年中国减灾的特色是重视突发性事件,政府重视预案、演练,群众的减灾意识有所提高。文章还分析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7.
自然—人为地理系统的主要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8.
4月29日下午,2009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受徐绍史部长委托,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负小苏出席会议并代表部党组作讲话。他指出,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气象条件不容乐观;二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可能开始凸显:三是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各地要以“双保行动”和“大讨论”为契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升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日照市地质灾害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阻碍了日照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结合实际,找出了诱发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0.
近两年来,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雾霾天气的内因、“主谋”是人为空气污染,“帮凶”是特定的异常天气形势。雾霾天气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雾霾天气需首先治理其“元凶”——空气污染,这方面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一些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的做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