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3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205篇
大气科学   420篇
地球物理   942篇
地质学   1000篇
海洋学   400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720篇
自然地理   6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地理教学》2011,(23):59-59
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副主任克留奇科夫18日说,2020年可能出现为普通游客服务的首批在轨太空旅馆。  相似文献   
972.
多中心空间开发战略研究——以大郑州都市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3种典型的都市区空间开发模式发现,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开发模式已成为全球许多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大郑州都市区为例,结合其范围界定和空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应该采取多中心空间开发模式,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向北、向南和向东3个方向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注重与东西两翼的协同发展,加强与开封、洛阳、许昌等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将大郑州都市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中部崛起的引领者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73.
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区域脆弱性评估为脆弱性地区农户摆脱贫困、区域持续发展和政府制定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区域内部人地系统的复杂性,区域的脆弱性定量评估较为困难.中国脆弱性研究起步较晚,关注较早的是脆弱性区域的分布,但对区域内脆弱人群的脆弱性研究较少,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科学的适应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了对脆弱性的认识,梳...  相似文献   
974.
根据西北黄土地区第一条地铁——西安地铁近四年地铁基坑工程的监测经验,提出了基坑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作用及其常用监测手段,介绍了轴力监测关键技术;测斜仪量测墙体位移关键技术;地裂缝段地表监测点布设的关键技术;盾构地表监测作用、监测项目、地层移动特征;监测报警注意事项。其中着重分析了黄土地区常用的内支撑形式——钢支撑监测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测量数据的出现原因,提出温度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75.
以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深基坑围护实例为背景,分析了直径超过200 m的超大混凝土圆环内支撑系统的工程应用特点,介绍了混凝土圆环内支撑结构设计、平面布置以及竖向承重结构的布置、圆环受力情况及配筋计算,并总结了深基坑超大圆环支撑设计的相关构造节点和关键技术要点.现场实测基坑位移较小,内支撑系统内力在可控范围内,整个施工过程达到了安全可靠的目标,对保护周边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表明这些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希望为今后类似的深基坑工程围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6.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就其排查工作专门进行了部署。对此,记者就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领导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专家们提示,要加强次生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查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详细分布情况,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户逐点并沿交通干线进行排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说,芦山地区的最大特  相似文献   
977.
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地级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其他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978.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类期刊。本刊刊登的论文围绕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中心工作,涉及有关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979.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波  郑永光  蓝渝  周康辉  刘鑫华  毛旭 《气象》2017,43(7):845-855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正在从以短期预报为主调整到短期和短时预报并重的业务格局。文章从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发展与服务需求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及其核心技术。该平台以气象数据组织和图形化表达两个核心要求为牵引,发展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和WEB检索与显示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基于多源观测资料、中尺度数值预报和全球数值预报,发展了集约、高效的强对流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短时预报和短期预报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是整个平台的核心;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从不稳定与能量、水汽、抬升与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出发,以归纳总结的分类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为基础的分类强对流短期预报分析技术;应用"配料法"发展的分类分等级的强对流天气客观概率预报技术;强对流短时预报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数值预报释用、多模式预报集成、对流尺度分析、实况和模式探空分析等多项技术,重点实现了从过去3 h实况到未来12 h预报的无缝隙衔接;强对流的监测和临近预报技术在基于多源资料的强对流天气实况与强对流系统监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基于雷达特征量、强对流实况、各类强对流指数和预警信号等多源信息的报警技术。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实现了高效、便捷地接入多种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等多项功能。在预报服务方面,基于WebGIS发展了县级分类强对流预警信号和国家级分类强对流预警预报产品共享技术,实现强对流短时预报业务的高交互性与上下互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80.
卫星红外云图上台风中心定位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红外卫星云图的灰度分布和对应亮温特征,系统地研究、归纳了基于红外卫星云图的台风中心定位方法和技术.对结构特征不同的台风云系,拟订了不同的定位方法.对各定位方法的算法和实现步骤进行优化和拓展后,将其转化成实际业务工作中可操作的一整套(共计7种)台风中心定位的业务系统.整套方法以人机交互为主,部分实现了全自动化.实践证明,无论是何种结构特征的台风云系,选择其中某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定出台风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