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2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21.
正近年来,内黄县国土资源局在保资源、保红线工作中,着眼全局,旗帜鲜明地将节约集约用地放在首位,认真处理好用地与保护这一矛盾体,确保了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有余。该县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保护任务具体到地块、落实到专人,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1537块,签订乡级保护责任书19份,签订地块保护责任书1537份,设置固定永久性保护标志牌17块,建立县、乡、村三级基本农田保护档案2660套,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2660幅。  相似文献   
422.
Yarsagumba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an endemic species to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medicinal mushrooms in the world. In Nepal, it is distributed largely in isolated patches of alpine grasslands of 3,000-5,000 m elevation. Although it is reported from 27 northernmost districts of Nepal, the lo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is species is largely unknown. Furthermore, the collection system and local management regime of this species are not well documented. We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at Dhorpatan Hunting Reserve (DHR) among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January-June 2012 to assess collection sites, patterns and trends and to understand the management regime. We estimated that about 75 kg of Yarsagumba is collected every year from DHR and the amount has been declining since 2008. To manage the resource, locals have initiated regulating the collection by issuing permits, taxing to the collectors, and monitoring the activities of harvesters with the help of park authorities. The revenue generated at local level from the permits has been used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423.
《西部资源》2014,(6):78-78
<正>地质遗迹保护区据1997年统计,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区为86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33处,市级9处,县级32处。据22个省(市、区)最新统计,已建地质遗迹保护区52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19处,市、县级23处;规划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325处,其中国家级67处,省级162处,市县级96处。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据1992年统计,在606处自然保护区中,有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104处,包括国家级27处,省级71处,县级6处。至1997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926处,其中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约160处左右。  相似文献   
424.
《西部资源》2014,(6):78-78
<正>我国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较低,浪费和破坏地质遗迹资源现象比较严重,人们的认识肤浅,甚至片面。因此,不合理的开采和工程活动以及缺乏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使各种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遭受严重的破坏并呈上升趋势,极大地降低了地质景观的自然观赏价值,有的甚至永久地消失;由于化石产地被乱采滥挖,许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被破坏,个别地方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各种走私、倒卖重要古生物  相似文献   
425.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近60年的历史,并成为我国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网络。如何对已建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快速演变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之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其认定的保护区开展评估已有多年,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此知之甚少。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以盐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十年评估为案例,介绍了该组织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方式与过程、特点,提出了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今后如何开展保护成效评估的3点启示:1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必需转型到重建设和保护成效的新阶段;2对保护对象的科学研究和长期监测是提高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3要特别重视滨海湿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426.
以水质监测与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吉林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防止污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27.
定量分析敏感资源环境遭受突发性溢油事故的污染风险,对加强海洋溢油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溢油随机情景模拟统计方法,并利用GIS技术实现数据管理及可视化分析。考虑到海洋保护区是典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首先根据对保护区附近的黄骅港、滨州港海港码头、进港航道、锚地及埕北油田石油平台等溢油风险源的分析,选取3个代表性泄漏地点。然后在经验证的潮流场模拟数据和2004-2005年风玫瑰图数据基础上,对每个地点分别进行450次随机溢油事故情景(即不同泄漏时间、风速风向、潮流场等)的模拟计算。统计结果显示,全年所有风向条件下保护区遭受以上泄漏地点的最大溢油污染概率分别为22.9%、9.7%、3.0%,海面油膜最快到达时间分别为2 h、5 h、40 h。与典型情景模拟法的比较可知,随机情景模拟法是前者的重要补充,能够弥补大量遗漏的事故情景,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分析与评价海洋保护区遭受溢油事故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428.
地下水资源是北京供水系统的支柱,设立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是保护水源地最大可能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论文以北京市某典型水源地为例,在收集相关水文地质勘查、长期动态观测、水源地开采现状、规划及周边污染源调查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模拟出地下水流场。通过质点追踪技术,计算水源地水力捕获带范围。综合考虑水源地周边地形、地物和潜在风险污染源等因素,确定了水源地保护区的范围。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能客观详细地刻画实际地下水含水层的结构与水文地质条件,划分结果可靠、准确,能为地下水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合理的保护依据。  相似文献   
429.
针对防洪保护区溃堤及漫堤洪水演进数值模拟面临复杂计算域、河道-防洪保护区洪水耦合作用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侧向联解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通过构造并求解Riemann问题实现一维-二维模型耦合,有效克服了基于堰流公式的传统方法难以处理模型间动量交换的缺点,也避免了堰流公式中流量系数选取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时间步长自适应匹配方法,解决了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时间步长不一致问题.算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模拟河道-防洪保护区耦合系统中漫堤洪水和具有任意溃口形状的溃堤洪水演进过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0.
文章运用单项因子评价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邹景忠法、综合污染评级法(重金属)、内梅罗指数法对2019年9月、2020年5月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水环境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东边英罗港海域水环境质量较西边丹兜海海域略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