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32.
一次阻塞形势下的严寒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年1月北半球高纬地区500hPa环流特征分析,指出造成1994年1月份大范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阿拉斯拉阻塞高压的强烈发展和长期维持;同时指出,低纬暖空气向北输送能力是阻塞形势发生发展及崩溃的主要机制,而极极涡和东亚大槽是造成黑河地区温度持续偏低、降水偏多的直接影响系统。这对于今后相似形势下的天气分析与预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3.
滑坡钢筋砼格构防治"倒梁法"内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构锚固技术能有效地控制滑坡深部和浅表破坏,提高锚固体系的整体刚度。目前在格构 锚杆体系的设计中,大多采用经验设计钢筋砼格构,常导致配筋不合理,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埋下工程隐患。本文采用“倒梁法”对格构梁的内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滑坡防护钢筋格构进行如下简化:(1)锚杆对格构梁的作用以垂向力为主,轴向力可以忽略不计。(2)纵向格构梁的刚度大于横向格构梁的刚度,因而横向格构梁的内力计算可以简化,钢筋砼格构可以作为在锚杆施力下的超静定连续梁。结合三峡工程库区巫山新城秀峰寺滑坡格构防护工程设计,通过“三弯矩方程”进行了格构梁内力实例计算,为格构梁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光学测微器的原理、检定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光学测微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检定方法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35.
开挖边坡随机楔体稳定分析与加锚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机楔体的破坏是岩石开挖边坡中常见的破坏类型之一,在对组成楔体的结构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生成开挖边坡的三维裂隙网络,进一步运用随机搜索方法与块体理论,搜索出边坡面上的随机楔体,进行楔体的稳定分析,采用风险设计的理论,建立系统锚杆的优化设计方法,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小湾水电站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分析与锚固优化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可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龚玉珍  邵有清 《四川测绘》1996,19(4):151-156
本文介绍了古田汉一级大坝原有变形观测项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观测系统改造的原则和要求。详细论述了各观测项目增设、改造及自动化设计的实施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算。  相似文献   
37.
低纬Pi2地磁脉动和亚暴电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产生低纬Pi2 脉动的亚暴三维电流体系模型.用这个模型可以模拟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和经度上记录的Pi2脉动的波形和偏振图,与低纬Pi2脉动的多台观测结果基本相符.从而定量地解释了Pi2脉动和亚暴电流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相互作用的系统自然地朝着一种临界状态演化,该文运用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建立了楔状体临界锥顶角数学模型,文章还对楔状体的变形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山西侯马—河津一带西汉初期的强烈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顺  黄振昌 《中国地震》1993,9(3):276-285
1989年至1987年间,在国家地震局招标合同项目《全新世古地震的研究方法和确定标志》工作中,笔者在山西省侯马至河津一带,发现了大规模地震断层和许多古地震遗迹。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黄土中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了古地震的分布和特征,讨论了侯马至河津一带西汉初期强震的规模和震中。  相似文献   
40.
第三纪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发育于板块汇聚边缘与俯冲作用相关的火山-岩浆弧以及陆缘弧中,而大多数较古老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则主要发育于向大陆边缘增生的岛弧环境中.含矿斑岩的岩性变化范围从低钾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到高钾钙碱性石英二长岩到碱性的二长岩及正长岩,通常侵位于地壳浅部l~2km处,与同期的火山岩密切共生,并常见热液爆破角砾岩.其围岩蚀变从早到晚依次可分为Ca-Na硅酸盐蚀变、K硅酸盐蚀变、中级泥质蚀变、绢云母化、高级泥质蚀变,而浅部的高级泥质蚀变可以与早期K硅酸盐蚀变同期形成.Cu、Au矿化主要发育在K硅酸盐蚀变带中,矿化与A型脉密切相关,贫钼而富铂族元素.控制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过程包括:(1)源区有大量的Cu、Au等成矿元素;(2)能使Cu、Au等成矿物质有效进入岩浆熔体的机制;(3)合成矿元素的岩浆熔体在从地幔上升到地壳高侵位而形成斑岩体的过程中没有Cu、Au等成矿物质损失;(4)在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岩浆挥发份能有效的逸出,并且逸出的时间越早,对成矿越有利;(5)Cu、Au等成矿元素能有效进入岩浆挥发份;(6)在成矿斑岩体上部发育有利的相对封闭机制,阻止岩浆挥发份的逃逸;(7)含Cu、Au成矿流体的有效沉淀机制;(8)具有一个地壳上部的岩浆房,能够不断提供成矿物质和驱动热液循环的热能.要形成大型矿床一般需要多期岩浆脉动侵位与多期矿化热液蚀变事件的叠加.现多倾向认为交代的地幔楔可能是其主要物质来源.而有利于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岩浆有钾质钙碱性岩浆、埃达克质岩浆、碱性弧岩浆.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或者熔融产生熔体提供了上覆地幔楔熔融的高氧逸度条件,这种高氧逸度特征是地幔源区Cu、Au成矿元素能否进入岩浆熔体的重要条件之一.最近研究表明流体的冷却可能是Cu、Au沉淀成矿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扼要介绍了富金斑岩型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