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0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测绘学   1279篇
大气科学   1540篇
地球物理   1473篇
地质学   1497篇
海洋学   1406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490篇
自然地理   73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NASA提供的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和NCEP/AVN模式的实况分析场研究了热带气旋“威马逊”(2002)的演变过程、结构和降水特征.对要素场及倾斜对流有效位能诊断分析发现,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对热带气旋的发展有很好的指示作用.针对MM5的几种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数值试验,初步研究了各方案在热带气旋定量降水预报(QPF)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自从1973年Wnt基因被发现以来 ,通过对线虫、果蝇、两栖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Wnt家族基因、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表明Wnt家族基因产物与其它相关基因的蛋白组成了一条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该途径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形态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nt[1]基因起名来源于小鼠中的Int-1(Wnt-1的最初命名 )以及果蝇中的wingless(wg)。随着研究的进展 ,越来越多的Wnt同源基因从线虫到脊椎动物被发现。Wnt家族编码糖蛋白 ,通常大约350~400个氨基酸 ,其中有100个保守的氨基酸均匀分布于序列中 ,有些Wnt蛋白中的N末端、C末端…  相似文献   
33.
为揭示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环境因子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盐度、pH值及不同浓度的NaCl、KCl、CaCl2、MgCl2、EDTANa2溶液,探究这些因子对赤点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成熟精子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内染色质致密,没有核泡(核空隙)。精子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表明,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1℃,27.5℃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7min;适宜的盐度范围为15~35,盐度15时精子寿命最长为50min;适宜的pH范围为7~9,pH为9时精子的运动时间最长为33min。赤点石斑鱼精子在EDTANa2溶液中呈抑制状态,在400~700 mmol/L的NaCl溶液、400~600mmol/L的KCl溶液和500 mmol/L的CaCl2溶液中精子均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在MgCl2溶液中赤点石斑鱼精子的活动能力不佳。赤点石斑鱼精子的最适温度范围与繁殖季节的最适水温范围符合,适宜盐度范围较广,对pH值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赤点石斑鱼精子在NaCl、KCl、CaCl2溶液中活力较佳,在MgCl2溶液和EDTANa2溶液中呈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34.
江苏中部海堤大规模外迁后的潮水沟发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才俊 《海洋通报》2001,20(6):71-79
近几年,由于对江苏中部淤长型海岸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垦,使海堤外迁,潮滩上发育的潮水沟也作大规模的调整。本文通过对潮滩上发育的潮水沟的实施观测资料,对海堤外迁后的潮水沟的变化、发育特征以及治理开发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海堤外迁后:(1)随潮滩的淤高、增宽和潮水沟萎缩的同时,潮水沟恢复向多级发育,这种发育具有继承性;(2)可能激活潮水沟加快或减慢弯曲,但人为因素(人工洼地、植被、裁弯等)往往会改变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35.
DGPS RTK技术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D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流程,阐明了该技术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中的适用性,并以除六泾水文大断面的测量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工程实测的过程,通过对实测数据成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
口服免疫药物后中国对虾某些血淋巴因子的测定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于1991年4-9月,以海捕中国对虾亲虾及养殖中国对虾为材料,运用单向免疫扩散(SRID)方法测定对虾血淋巴免疫因子,并采用经改进后的Horowitz等人的方法测定对虾体内的酚氧化酶(PO)活性,目的在于运用该两种方法对口服不同免疫药物的养殖对虾的血淋巴免疫因子及PO活力进行测定。对亲虾和养殖对虾口服不同免疫药物前后的测定结果表明,几种情况下的对虾血淋巴中均存在类似IgM的因子,血细胞中存在酚氧化  相似文献   
37.
派比安台风对上海黄浦江潮位的影响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徐建成 《海洋预报》2001,18(1):1-10
2000年派比安台风产生的历史第二高潮位对上海的防汛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历史上的风暴潮,从动力机制、天文高潮与增水极值相碰头,潮波共振和水利工程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次风暴潮造成的高水位,及台风余振期边缘波的影响,并用SLOSH(Sea,Lake,Overland Surge from Hurricanes)模式模拟了这次风暴潮,为防台减灾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验潮井的褒贬之说1引言常规的浮子式验潮仪采用一种验潮井减小海面波的影响。该验潮仪目前仍是潮汐测量的主要仪器,在某些地区仍继续用它监测平均海平面以研究气候的变化和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尽管如此,长期以来,验潮井一直受着它自身的内部困扰,包括非线性响应在内。...  相似文献   
39.
40.
狭窄河道的二维潮波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昭庆  许卫忆 《海洋学报》1989,11(5):650-658
本文用ADE方法对狭窄而弯曲的河道进行了水平二维的潮波模拟,并运用不等距网格处理了区域的大弯曲问题,对于谢才系数在狭窄区域的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狭窄区域谢才系数还依赖于区域的横向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