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7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529篇
测绘学   356篇
大气科学   576篇
地球物理   779篇
地质学   770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松嫩平原西部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过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松嫩平原西部34 个气象站1951~2000 年5 个气象要素资料, 运用FAO Penman- Monteith 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建立了各站与区域蒸散量序列。运用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对蒸 散量序列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 并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气候突变规律。结果表明, 蒸 散量基本上以西南部沙地为高值中心向东北呈带状递减; 近50 年区域蒸散量略呈增加趋势, 研 究区北部的蒸散量增加贡献最大; 区域蒸散量以1962 和1982 年为转折点, 呈明显的阶段性变 化; 在50 年的演变过程中, 区域蒸散量被检测到2 次增加突变和1 次减少突变, 典型站突变发生 时间与区域突变基本相符, 但突变性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962.
芦俊  王赟  石瑛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1):234-243
以P_P波时窗和P_SV波时窗的交叉部分作为VTI介质中P_P波、P_SV波联合采集的最佳时窗,在有效时窗内通过基于VTI介质的射线追踪法确定每个反射点的P_P波、P_SV波射线路径和相角,求解Zoeppritz方程得出P_SV波与P_P波反射系数(或透射系数)的比值,并将该比值的绝对值定义为控制因子G. 以G值作为控制VTI介质中P_P波、P_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通过分析G值确定检波器位置的最佳接收时窗,得出优化VTI介质中多分量转换波地震数据采集的接收时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3.
振幅保真的单程波方程偏移理论   总被引:38,自引:1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5):1410-1430
本报告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振幅单程波方程偏移理论,对各种基于单程波方程的偏移振幅作出了系统的分析介绍.为了得到正确的偏移振幅,叠后偏移之前必须进行球面扩散校正.但是,作为叠后相位移偏移算法的推广,Dubrulle氏的共炮检距偏移除了零炮检距和平层两种特例外,它不能给出正确的偏移振幅.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单程波单炮偏移不是保振幅算法.利用真振幅单程波方程分解和校正地表的初值条件,我们可以将常规偏移方法改造为真振幅算法并且证明在高频渐近的意义下,新方法的偏移振幅等价于Kirchhoff反演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可以利用单平方根算子和双平方根算子输出真振幅共反射角剖面.我们的分析指出,这时正确的成像条件为乘积pUp*D.与真振幅共炮偏移所需的商型成像条件pU/pD相比,共反射角偏移的计算稳定性大为改善并且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4.
稀疏采样下陡角度构造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稀疏采样,特别是crossline方向稀疏采样的三维地震数据,提出了一个基于波动方程方法的陡角度构造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文中针对一类混合域(空间和波数)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反假频的单程波算子和通过(形式上)填充空道重建理想采样的地震数据,有效地实现了陡倾角地层的准确成像.这一算法策略解决了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在复杂构造成像上的优势.二维理论数据(Marmousi模型)和三维实际地震资料成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这一方法对现行的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5.
On Newton-like methods for solving nonlinear equ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Manymethodsforsolvingnonlinearequations aredescribedindetail[1,2].TheNewtonmethod fortheapproximationofarootofnonlinear equationf(x)=0isanimportantandbasic method,whichconvergesquadratically.The Newtonmethodanditsdeformationsarefocused onallt…  相似文献   
966.
水—经济空间关系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揭示水—经济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和因果关系,可为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合理部署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研究应用水足迹理论,核算新疆各地州1991—2015年农作物水足迹,结合信息熵值理论分析新疆各地州农作物水足迹、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其熵值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作物水足迹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空间演变整体向着均衡有序的方向发展,水—经济的空间不均衡性逐步缩小;新疆农作物水足迹显著影响其第一产业增加值空间演变,影响期1~5 a,农业经济空间分布受农业用水空间分布的长期制约;农作物水足迹和国内生产总值没有空间演变因果关系,全疆经济发展向着第二产业、第三产发展转型,农业经济不再显著影响全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67.
骆丽  吴云清 《干旱区地理》2019,42(2):452-457
基于天长市1 250份问卷数据,运用SPSS进行效度及因子分析,确立公众的“风险认知”、“政府信任”、“公众参与”及“补偿措施”作为公众对邻避设施风险认知可接受度的潜变量,通过文献整理,确定原假设。运用AMOS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原假设是否成立;并分析潜变量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对“接受度”影响系数-0.262;其次是“公众参与”,影响系数-0.242。两者均为负向相关影响。“政府信任”及“补偿措施”对“接受度”正向影响。同时,四个潜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人口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接受度”有影响。通过对天长市调查研究,分析了公众的风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子进行量化,能够客观的比较其重要性;同时对政府及相关工作者有一定的启示,根据影响因子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来降低或避免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968.
969.
张新宇  韩佳  王骁  石爱国 《海洋学报》2019,41(11):15-24
为探索海浪波面信息的实时预报方法,以三阶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的逆散射变换求解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一种由实测波高时历数据计算其NLS方程本征值的方法,进一步实现了对波浪包络时空演变的预报。通过预报结果与实测波列的比对,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为船舶或海上平台的大浪预警,以及为大波浪中海上作业寻找窗口期等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70.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爆发性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天气、位涡分析和导出的Lagrangian型广义Z-O发展方程的诊断分析,考查了两个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爆发件发展的主要强迫机制和热力一动力空;司结构。结果表明,热力强迫对爆发性气旋发展起主要控制作用,当反映大气斜乐性的Laplacian温度平流、积云对流和湍流加热为主的热力强迫共同作用使地转相对涡度急剧增长时,气旋便出现了爆发性发展,其中积二尺度的对流加热贡献更大。Laplacian绝热冷却、大气向海洋的感热输送和摩擦效应起阻滞发展的作用,也是控制气旋衰亡的主要过程。爆发性发展启动同子因例而异,涡度平流、Laplacian温度平流和Laplacian大尺度加热均可成为主要启动因子。垂直积分平均分布和垂直结构考查进一步佐证了诊断分析的结果,并揭示了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热力-动力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