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外光谱技术,辅以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物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系统采集达斯矿区地表岩石与钻孔岩芯样品,开展精细蚀变矿物填图,利用绢云母矿物Al- OH基团在2200 nm附近的光谱变化特征,开展勘查区及其外围的找矿预测。结果显示:① 研究区主要矿物为钠长石、微斜长石、石英、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和绿泥石,另含有少量明矾石、电气石、石膏和黑云母等;② 电气石、明矾石、高岭石和绢云母矿物及其组合与成矿关系密切,具有中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蚀变矿物组合特征;③ 目前已发现的Pb矿(化)体,主要产于300 m以浅,矿体底板为一套蒙脱石+绿泥石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矿体赋存于绢云母(高岭石+少量明矾石+电气石)蚀变带内,蚀变分带特征(矿化体中心向外)表现为:绢云母化→绢云母+高岭石(+少量明矾石+电气石)→绢云母+蒙脱石→蒙脱石+绿泥石;④ 区内长波绢云母指示了深部热源的位置,短波绢云母反映出热液流体与浅部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根据绢云母矿物Al- OH波长插值填图及矿物组合特征变化确定了成矿流体pH值偏中性、温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⑤ 绢云母矿物在2200 nm附近的光谱吸收深度与Pb品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10%吸收深度阈值可区分具有相似Al- OH吸收特征的绢云母和高岭石矿物;⑥ 结合GIS空间叠加分析,认为勘查区外围仍具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2.
论小坝梁铜矿床的海底火山热液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德潜  赵平  魏振国 《地球学报》1995,16(2):190-203
本文对内蒙古小坝梁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同位素及矿床地球化学作了一系列研究,并与国外同类矿床进行对比,确定该矿床属海底火山热液型,成矿时代为晚华力西期。此项研究为该类矿床的勘查拓宽了思路,指出小坝梁矿区北部与东部为勘探铜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63.
在这个经常被雷雨天气所笼罩的夏季,内蒙草原或许是最适合漫游星空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64.
“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活动时代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玲  宋鸿林 《中国地质》2002,29(4):369-373
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及大量区域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西延部分是临河-集宁断裂,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资料中均有显著异常,莫霍面等深资料显示是一条影响达地幔的深断裂带,同时,该断裂带还是一条长寿断裂带,分别在中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均有不同形式的构造活动,笔者系统总结了该断裂带在不同活动时代的构造活动特点,并首次分析了该断裂带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多种断裂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65.
内蒙后二道沟铜金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福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3):432-444
在系统研究内蒙后二道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将地质、物探及化探等数据进行系统关联,探讨各类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构建了以"有利成矿地质条件+Au、Cu、Pb、Zn、As等指示元素的综合异常+低阻、高极化、高磁"为标志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综合异常区域可能是矿(化)体的赋存位置,其激电测深低视电阻率300Ω·m、高极化率3.0%、高磁异常300 nT。初步分析成矿构造背景及成矿三要素(热能、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并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认为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6.
侯建光  苏尚国  周岱  王倩 《岩石学报》2014,30(12):3729-3740
内蒙古温根南岩体位于内蒙古中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主要火成岩组合为纯橄岩-橄长岩-辉长岩,平面上呈NNE向延伸。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富Mg、低碱和Ti O2,全岩氧化物含量主要受控于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相对分配比例,微量元素含量总体较低,具Nb、Ta和Hf轻微亏损,Pb、Sr显著富集的特征。其中辉长岩表现出显著的Nb、Ta负异常和Pb、Sr正异常。辉长岩微量元素相对纯橄岩和橄长岩明显富集。辉长岩相-纯橄岩相中总稀土含量变化较大(1.41×10-6~111.6×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微右倾型与平坦型,岩体深部超基性岩类总稀土含量极低,随着其结晶分异程度的增大和堆晶作用的加强,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迅速升高,反映晶间残余熔体的比重不断升高。运用橄榄石与残余熔浆平衡方法制约母岩浆性质,结果表明温根南岩体初始岩浆MgO=11.73%,FeO=11.38%,属于高镁玄武质岩浆。温根南岩体基性-超基性岩中Sr-Nd同位素投点主要靠近EM I型富集地幔端元,推测幔源岩浆在源区或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运用Zr、Y、Th、Ta等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判别岩浆演化过程,基于Th/Nb比值(1)和低Nb/La比值(1)表明温根南岩体初始岩浆侵位过程中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温根南岩体Ta/Th-Zr/Nb、Th/Yb-Th/Nb、Ta/Th-Th/Yb、Nb/Th-Nb构造环境判别图中主要落入板内玄武岩(WPB)范围,推测温根南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早石炭纪形成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7.
内蒙古东部位于欧亚草原带东端,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但目前对这里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整体性研究.文章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结果与具体的实地考察,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内蒙东部地理环境特征与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1)从气候环境的角度上看,全新世的湿度呈从...  相似文献   
68.
地震前数字形变固体潮变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取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和2004年内蒙东乌珠穆泌旗两个5.9级地震前辽宁数字化形变固体潮汐短临信息,探讨了中强地震前震源区附近的应力状态及异常产生和传播机理。  相似文献   
69.
黄河内蒙古河段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冲淤平衡的河流具有调整河床变形使之趋向不变形的特性,这种特性必然反映在河床横断面冲淤演变的趋势之中。据此,采用横断面冲淤指标跟踪计算法生成黄河上游巴彦高勒、三湖河口站1976-2006 年的横断面冲淤演变时间序列,对该长期序列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内蒙古河床演变明显存在3 个阶段,即演变相对稳定阶段、河床快速萎缩变形阶段和新的相对稳定阶段,以及孔兑来沙大的年份是横断面冲淤面积趋势改变的时间。大型水库修建后,孔兑来沙对河道横断面冲淤趋势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近年来大洪水缺失和孔兑来沙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河床萎缩的重要根源。90 年代中后期横断面冲淤演变再次发生突变之后,内蒙河段进入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期,河床边界条件已经和来水来沙条件相适应,因此在新的稳定条件下,如何治理内蒙河道的淤积萎缩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0.
一、勘查区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目的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中脊一南北分水岭,水系不发育。属中山区。区内海拔高度1140m~1550m,山势陡峭,坡度一般26°~30°,地形切割稍强烈。属亚寒带大陆森林性气候,植被覆盖较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