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9篇
  免费   1335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479篇
地质学   1226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史兰斌  柏美祥 《地震学报》1997,19(3):291-298
新疆二台断裂带是在早期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糜棱岩形成于地壳中10~12 km的岩石韧-脆性转换带.此后发生了岩石变形过程为韧性变形——韧性失稳——脆性断裂的地震活动,形成了二台断裂带,并伴有假玄武玻璃的产生.假玄武玻璃的分布范围长约60 km、宽约300 m,代表了古震源体的规模,其环境条件与糜棱岩的形成环境相同.   相似文献   
92.
矿震及其深井水位的异常响应车服务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太  马志峰 《地震》1997,17(1):61-66
简要介绍了山东省陶庄煤矿的二次矿震及其井水位的同震效应与震前异常。结果表明,矿震活动与天然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有同步性,并且二次矿震的井水位同震效应形态与震前异常持续时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同震源体的破坏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3.
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MS5.4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甘肃震源机制解天祝1996年6月1日22时49分,在甘肃省天祝县发生了MS5.4地震。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37...  相似文献   
94.
95.
为了了解冲击弹性波技术在无损检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特别是深部缺陷方面的可用性,在新丰江坝上测量了坝面致坝腔廊道的透射波,4.1m厚溢流坝墩桥面板底面和108m高程(距坝面约16m)裂缝的反射波,发现弹性波在混凝土坝体中的传播深度可达36m以上,始发波与到达波及反射波信号都十分清晰,而且测量波形不受电站运行等恶劣环境的影响,验证了冲击弹性波法无损检测坝工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深部缺陷的可行性,文  相似文献   
96.
徐场  田勇 《山西地震》1997,(1):24-29
根据大同地震遥测台网1989年-1994年记录的地震资料,采用代数重建法联合反演了大同一了高6.1级地震震源及区周围地区(ψN39.5°~ψ40.4°,λE112.5°~λE114.4°)地壳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指出了这对揭示震孕震环境及条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吕庆田  许志琴 《地质论评》1997,43(4):337-346
本文据青藏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讨论了高原岩圈不同圈层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99.
2003年6月17日和7月10日,先后在四川省西昌市和西昌-昭觉间发生2次ML4 8级强有感地震.对于这2次地震,我们曾作了较好的中期和短期预测.但是对于6月17日发生的第一次ML4 8级地震,未能做出临震预测;对于第二次地震,则在7月1日向上级填报的周会商表中作了明确的临震预测,7月10日,在西昌-昭觉间发生了ML4.8级地震.根据西昌地震遥测台网各子台的P波初动求解震源机制,结合地震所处的地质构造以及现场烈度考察圈定出的结果分析,认为这二次地震是由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凉山断裂所围成的凉山小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对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5.9级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地震活动图像和地震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震前5~1年震源区附近地震活动异常平静,而外围(150km≤△≤300km)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震前2年左右,震源区附近地震学参数异常比较明显,异常项数比40%;震前1.0~0.5年地震学参数异常明显减弱,异常项数比仅10%。可见,地震学短期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