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635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叶英标 《地质与勘探》1999,35(4):62-62,F003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NJ150型冲击凿井机有钻探漂石层中得到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长螺旋钻孔压浆桩钻探施工的一个补充,同时,它也改变了该钻机不能通过漂石层的原设计性能,拓宽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2.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方向,使钻头轴线与冲击器轴线存在一定夹角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影响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因素很多,由于目前没有成形冲击矛,因此,制做可控冲击矛的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去发现可控冲击矛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化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说明。  相似文献   
83.
84.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冲击地压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击地压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矿山灾害之一。理论研究表明,冲击地压实质为一种矿山岩体的动力现象,是矿山开采带来的一种动力学灾害。考虑到冲击地压的动力学特点,采用基于免疫进化规划的进化神经网络,进行了冲击地压非线性系统的建模研究。并采用一个矿山实测得到的震级数列,进行了进化神经网络方法的实用性验证,结果表明,进化神经网络,不但模型拟合精度高,而且,其预测性能也较好,是一种进行冲击地压非线性系统建模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5.
86.
1概述冲击反循环工艺用于硬岩和大卵砾石地层桩孔施工,已越来越多的在坝基、桥基、高层建筑和许多重要的工程基础施工中被采用,比回转钻进或冲击钻进在施工质量和效率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而施工成本明显降低。但由于冲击反循环钻机购置费较昂贵(达30万~60万元不等...  相似文献   
87.
鹤岗富力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8.
根据冲击碎岩理论和冲击反循环钻进中的工艺技术参数,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对CJF-20冲击反循环钻机的钻进工艺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实践表明,CJF-20冲击反循环钻机应用于复杂地层钻进成孔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9.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建立了刚体入水六自由度响应模型,实现了波浪环境下小型回转体高速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对波浪环境下小型回转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运动姿态、冲击载荷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波浪条件下入水点相位不同,导致回转体实际入水角不同,实际入水角越大,入水冲击载荷越大,弹道越稳定;实际入水角越小,入水冲击载荷越小,弹道越易发生失稳。本研究表明,入水点相位对小型回转体弹道特性和冲击载荷产生影响,进而为波浪条件下跨介质武器低载稳定入水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0.
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冲击分析模型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稳定性较差,不能在强震冲击下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下冲击分析仿真模型,通过圆柱分析法则的确定、有限元支撑模拟分析与监测、圆柱形支撑体系承载能力分析以完成模型的仿真分析与监测。基于此对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冲击进行静力分析,调整强震冲击下模型的结构,完成模型的搭建。模拟强震冲击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下冲击分析仿真模型,可明确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薄弱点,发现稳定性较差建筑结构单元,达到提升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在强震冲击下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