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393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563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1162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陈世栋  袁奇峰 《地理科学》2015,35(7):852-859
在城市区域化下,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保)成为都市区生态保育的重要空间载体及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依据。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以镇和行政村为基本空间单元,研究了1997年以来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演变过程,并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不同产权主体农保转用的数理模型,揭示农保政策对不同主体管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广州都市边缘区农保被大量转用,并以转为集体建设用地为主;② 农保政策对不同主体的空间管制效果差异较大,可分为管制有效型、集体转用失效型、国有转用失效型三种类型;③ 国有转用主要位于镇区周边,是城镇化所需代价,集体转用主要分布于靠近城市中心而远离镇区的村庄;④ 区位及村庄对非农经济收入的追求是农地集体转用的主要原因,而社会变迁因素影响并不显著。总之,基本农田制度对政府的管制有效,对集体则失效,说明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不仅需要划定刚性的物理边界,还需协调集体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锦屏拱坝坝肩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屏一级高拱坝最大坝高305 m,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拱坝,其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蚀变岩脉、层间挤压带、节理裂隙及深部裂缝等各类软弱结构面,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问题突出。为使坝体达到良好的受力状态,满足拱座的抗滑稳定与变形稳定等要求,工程上采取了大量的加固措施,主要有左坝肩垫座、左右坝肩混凝土网格洞塞置换、刻槽置换、传力洞等。加固处理后,坝肩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坝肩坝基的加固效果如何是工程上关心的重要问题。采用两个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分别开展了锦屏一级高拱坝在地基未加固和加固两个方案下的坝肩稳定综合法破坏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个方案下坝与地基的变形分布特性、坝肩坝基失稳的破坏机制和整体稳定安全度。结果表明:坝肩坝基加固处理后,坝体及左、右两岸坝肩变位的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变位量值减小;在相同的超载倍数下,加固方案下两坝肩开裂破坏的范围减小,破坏程度减轻,坝肩破坏失稳的超载系数增大,超载能力得到提高;未加固方案拱坝整体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系数为4.7 ~ 5.0,加固方案下安全系数为5.2 ~ 6.0,安全度得到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锦屏拱坝采用以坝肩垫座、混凝土网格置换洞塞、刻槽置换、传力洞等为主的加固方案对坝肩坝基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饱和土半解析边界元法及在双排桩被动隔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刚  高广运 《岩土力学》2010,31(Z2):59-64
针对均质饱和地基中双排桩远场被动隔振问题,首先,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的边界元法,建立了以薄层法(TLM)基本解作为动力Green函数的饱和土半解析边界元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分析饱和半空间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双排桩与周围土体的邻接条件,推导了双排桩对Rayleigh波散射的三维边界元方程;运用上述边界元方程,对双排桩的远场被动隔振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排桩能够有效地降低屏障后的位移振幅,其隔振效果要优于单排桩;排间净距对隔振效果影响不大,而桩间净距则对双排桩隔振效果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自吸式充气浮选柱与浮选机工作原理的区别,并以察尔汗光卤石矿为例,在实验室对自吸式充气浮选柱和槽式浮选机就药剂实验和矿浆比实验的浮选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达到同样的氯化钾的品位的条件下,柱浮选比槽式浮选具有操作流程简单,钾的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CAPPS3模式在福州市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CAPPS3在福州市的应用进行效果检验,分析各季节CAPPS3预报福州市3种污染物SO2、NO2和PM10的等级预报准确率、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以及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夏秋季节CAPPS3模式3种污染物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冬季NO2和春季PM10的等级预报准确率较低,错误等级预报多数偏高;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模式对天气形势的变化反应不灵敏,特别是污染物浓度突变时,预报能力较差,当天气形势稳定时,预报效果较好;浓度预报值较监测值有偏大和滞后的缺点;相关系数及综合评分结果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CAPPS3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可提供有价值的指导预报,适合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996.
中关铁矿深孔注浆幕墙井间电阻率测试技术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治水中所采用的帷幕注浆工法具有典型的隐蔽工程特点,因此,注浆效果的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内的一个难题.中关铁矿深孔帷幕注浆工程利用井间电阻率测试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验证了该物探手段在帷幕注浆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井间电阻率反演图清楚地表明:注浆前后地层电阻率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说明止水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还结合注浆工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注浆过程中钻孔单位注灰量及岩层透水率的变化过程,为井间电阻率测试技术的试验结果和帷幕墙止水效果的检验评价提供了旁证支持.  相似文献   
997.
自“七五”以来,为配合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在川西坳陷开展了一系列油气化探工作,对该区油气的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川西坳陷的地质条件有利于微渗漏烃类以较高浓度赋存于土壤中,从而有利于油气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的使用。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型气田——新场气田进行近地表地球化学场特征与石油地质关系解剖,结果表明气田上方近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是客观存在的,与本区独特的地质环境相对应,并优选出勘探天然气的有效指标组合。这些有效的油气化探方法在川西天然气富集区的预测中同样效果显著,以川西新都-金堂地区油气化探详查为例,许多化探异常经钻探后证实具有工业油气流。上述研究表明,油气化探技术在川西坳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在煤田勘探超深孔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孔深超过1 000m时,原有绳钻设备、机具、工艺、技术无法达到钻探施工的要求。特别是施工中因裂隙、溶洞发育,常会发生涌、漏水严重,泥岩缩径,煤层多,粉煤多,易坍塌等情况。为解决该区钻孔施工难题,研究出绳索取心钻进钻具实行三级配套方案,在施工中采用合理的钻孔结构,用套管隔离不稳定地层,在钻进中运用金钢石钻头,在粉煤取心时选择底喷式(侧喷)金刚石钻头,保证泥浆质量等技术措施,并对不同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冲洗液配方和钻进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大河矿区深部勘探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可有效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我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目标,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已开展近10年,有相当一部分项目进入到了实际运行阶段,研究实施效果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将关系到我国土地整理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文登市国土资源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广泛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针对活动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进~步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促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增强学习实践效果。对局内各科室的审批项目进行整合,该取消的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对所有项目,做到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项目、公开办事职责、公开办事结果;启动了新一轮审批提速,把土地抵押登记改为备案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