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663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弹丸侵彻无钢筋混凝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海  朱浮声  邢纪波 《岩土力学》2006,27(7):1143-1146
采用二维梁-颗粒模型BPM2D(beam-particle model in two dimensions)模拟了刚性弹丸侵彻无钢筋混凝土的过程。离散元法(DEM)和有限元法(FEM)等数值计算方法各有其优势,同时也都存在不足之处:离散元法适于处理由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的破坏问题,但对于连续体计算结果精度不高;有限元法适于预测材料破坏的区域,但难以直接用于计算脆性材料破坏过程,因此将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形成一种较好的混合模型。梁-颗粒模型BPM2D是基于离散元法,结合有限元法开发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3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数值试样,每种类型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韦伯(Weibull)分布随机赋值,以模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同时梁单元的强度随应变率不同而变化。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弹丸侵彻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并给出侵彻过程弹丸减速度-时间历程曲线。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表明梁-颗粒模型可有效应用于计算和模拟脆性材料动态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842.
减桩法在建筑物纠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应桐  毛源  赵文生  王朝亮 《岩土力学》2000,21(4):416-419,422
分析了一栋7层综合楼产生倾斜的原因后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减桩法纠偏处理,使原平均倾斜达4.83‰、并将继续倾斜的大楼纠正到3‰的稳定倾斜以内。  相似文献   
843.
不同高度潜堤减淤效果水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堤高程是淤泥质海岸潜堤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确定潜堤高程,首先根据已建潜堤工程的经验分析得出潜堤减淤的主要机理,即主要是阻挡了浮泥或底部高含沙水体直接进入航道和缩短了含沙水体进入航道的时间,进而在长水槽中开展了一系列比对实验,主要研究不同堤顶高程时的水流紊动、堤前浮泥起动、浮泥层厚度变化、堤后航道泥沙落淤情况等,并以此作为比选堤顶高度的基本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当相对高度即潜堤高度与堤前水深之比为0.2~0.5时,便有较好的减淤效果。  相似文献   
844.
多级串联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多级串联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引用分区瑞利阻尼模型将非比例阻尼矩阵分解为瑞利阻尼矩阵和体现非比例阻尼的余项阻尼矩阵,推导出结构的阻尼矩阵;并编制了MATLAB动力时程分析程序,对一实际隔震工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下部结构刚度的增加,结构的层剪力比和隔震层位移响应峰值均趋向于基础隔震结构的对应值;当下部结构为一层,且层间刚度大于上部结构底层层间刚度4~6倍时,可以近似按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845.
针对广大农村民居低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型、经济、简单、可靠的隔震技术: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墩技术。根据相关理论设计了相应的隔震墩试件,进行了足尺农居砌体模型房屋隔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速度峰值0.3 g以下时,隔震墩钢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震后能自动复位。隔震墩加速度折减系数在0.15~0.61之间,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并且对高频波形的过滤效果尤为明显。设置隔震墩后上部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可相应降低,将节省的资金用于隔震体系的建设,基本不增加房屋整体造价。  相似文献   
846.
为了研究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阻尼分布对平扭耦联隔震体系隔震效果的影响,本文对一个三层两跨钢框架,通过调整上部结构负重块位置及下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分布位置,进行不同偏心工况下平扭耦联隔震体系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获得了不同偏心工况、不同阻尼分布情况下结构位移和加速度的时程曲线。试验和分析表明:隔震层阻尼中心与上部结构的质心位置接近,或者增大隔震层的阻尼半径,可显著地降低上部结构的扭转反应。  相似文献   
847.
为了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基础隔震技术,开发了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复合隔震墩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制作及工作原理,通过拟静力试验确定其竖向力学性能。并以刚体试块代替刚度较大的砌体建筑物对复合隔震墩进行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研究复合隔震墩在三维振动情况下的隔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隔震墩吸收了大部分地震能量,刚体试块加速度较输入加速度降低70%以上,减震效果明显,且造价低廉,适合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及发展中国家采用。  相似文献   
848.
为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对15×104m3大型立式储罐基础隔震效应的影响,采用弹簧-阻尼系统模拟地基土和隔震层,罐壁及底板采用壳单元,流体采用势流体单元,利用ADINA建立15×104m3储罐有限元模型,在峰值加速度0.2g El Centro波地震激励下,应用Newmark数值积分方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时,非隔震储罐的地震响应有所减小,而基础隔震时地震响应有放大效应。储罐抗震减震设计时,中软地基土上储罐从结构设计安全角度来说需要考虑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49.
基础隔震结构全寿命费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隔震结构初期投入与将来可能的损失成为工程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详细分析了隔震结构全寿命费用的组成,建立了适合于初步估计和详细计算的基础隔震结构初始造价共性和个性评估模型;分析了隔震结构检查维护费用的计算方法;给出了隔震结构失效损失费用的组成及计算方法;最终得出全寿命周期的总费用评估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隔震...  相似文献   
850.
介绍一种用于桥梁抗震的多球面滑动摩擦隔震支座,分析这种支座的设计原理,阐明其构造特点,分析了其工作机理和滑动隔震过程,并由此建立了该隔震支座的力—位移关系恢复力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该支座除具备完善的减隔震支座所要求的功能之外,还构造简单、隔震机理清楚、数学物理模型明确,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简单性的要求。此外,该支座在不同强度的外部激励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阻尼和刚度。并且具备单独优化性能,即该支座可以基于多性能目标或多水准地震,对于给定的桥梁隔震系统的各个参数分别进行优化。这两种特性使得该支座适合多水准地震动作用下,基于性能的隔震桥梁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